p>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晓东带着团队连夜赶到皎梅镇。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他握着吴波粗糙的手说:“老哥,电商不是要砸大家饭碗,而是要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您想想,您家祖传的手工漆器,以前只能在镇上卖,以后能卖到中国的大城市,甚至欧洲、美洲。”
但吴波依然心存疑虑:“说得好听,我们大字不识几个,怎么搞什么网上卖货?”
“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王晓东示意工作人员打开电脑,展示培训方案,“我们会免费培训直播带货、网店运营,还会帮大家把商品翻译成多国语言。只要您愿意学,政府补贴运费、流量费。”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电诈集团的残余势力再次兴风作浪。深夜,有人在镇广场张贴传单,上面印着 “中国电商吸走缅北财富” 的大字,还配了几张扭曲的对比图,暗示跨境电商会让缅北人失业。第二天清晨,部分被煽动的村民再次聚集,甚至有人向施工设备投掷石块。
敏昂莱将军得知后,亲自带领军队维持秩序:“这些造谣者就是不想看到缅北变好!谁再闹事,按军法处置!” 同时,王晓东安排苏晚和参与过反诈宣传的缅北青年组成宣讲队,挨家挨户解释。
苏晚走进吴波的漆器作坊,拿起一件精美的花瓶:“大叔,您看这工艺多好。我以前做主播带货,知道什么样的商品受欢迎。您要是开网店,我帮您直播,保证订单接到手软。” 她现场用手机拍摄漆器制作过程,发布到社交平台,不到半天就吸引了数万点赞。
吴波的态度开始松动。当他看到邻村的咖啡农通过电商平台,把咖啡豆卖到中国的咖啡馆,收入比以前翻了三倍时,终于主动报名参加电商培训。
跨境电商中心的建设逐渐步入正轨,但制造业的合作却面临更大挑战。在规划中的曼德勒工业园,首批入驻的中国纺织企业遭遇了劳动力素质和文化差异的双重难题。工厂里,缅甸工人对流水线作业不适应,生产效率低下,甚至因作息时间不同与中国管理人员产生摩擦。
纺织厂厂长张明浩向王晓东诉苦:“王省长,这些工人习惯了慢节奏生活,我们要求加班赶订单,他们就罢工抗议。”
王晓东深入车间,观察工人的工作状态。他发现,缅甸工人并非懒惰,而是缺乏标准化作业的概念。于是,他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技能竞赛,让中缅工人组成混合小组,共同完成生产任务。获胜的小组不仅能获得奖金,还能去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