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资料远赴东南亚,与对方政府展开谈判。谈判桌上,对方代表依旧态度强硬:“你们的产品不符合我们的标准。” 王晓东不慌不忙地将检测报告推过去,用流利的英语说道:“这些数据证明,我们的产品不仅符合国际标准,甚至优于贵国的相关要求。而且,我们希望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在他有理有据的陈述下,对方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
经过多轮磋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贸易通道重新打开。当第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鸣笛驶出口岸时,企业负责人紧紧握住王晓东的手,声音哽咽:“省长,多亏了你们!” 王晓东望着远去的车队,长舒一口气:“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继续把示范区的边贸做大做强。”
贸易风波刚平息,数字化浪潮又给示范区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崛起,许多传统边贸企业跃跃欲试,却苦于缺乏专业技术和运营经验。李江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向王晓东提议:“省长,我们可以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王晓东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罗卫国在会上强调:“这是推动示范区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我们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李维民则迅速行动起来,带领团队考察沿海先进电商园区,带回大量一手资料。
在规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过程中,杨刚再次展现出他出色的协调能力。他穿梭于土地、住建、电力等多个部门之间,为项目审批开通绿色通道。面对土地指标紧张的难题,他多方协调,最终争取到一块优质地块用于产业园建设。
然而,产业园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施工过程中,周边村民因担心噪音和交通问题集体抗议。王晓东得知后,带着李江来到村里,在晒谷场上与村民围坐在一起。一位大爷激动地说:“好好的地都盖了楼,以后我们晒粮食都没地儿!” 王晓东耐心解释:“大爷,产业园建成后,不仅能改善村里的交通,还能给乡亲们提供就业机会。而且,我们会做好隔音措施,不会影响大家生活。” 在他的真诚沟通下,村民们的疑虑逐渐消除。
经过半年的紧张建设,西南边境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园。开园当天,数十家企业入驻,直播间里主播们热情地推销着示范区的特色产品,网络订单如雪花般飞来。一家手工艺品企业的负责人兴奋地说:“以前我们的产品只能在周边卖,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全球各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