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与此同时,另一个坏消息传来。审计组发现,有几家申报数字化改造的企业存在数据造假,用旧设备冒充新产线,骗取政府补贴。赵德厚举着厚厚的审计报告冲进办公室,额头的汗浸湿了领口:“王省长,这些企业太狡猾了!我们得马上叫停补贴发放!”
“叫停?” 王晓东猛地抬头,目光如炬,“叫停只会寒了真正想转型企业的心。” 他在文件上圈出造假企业名单,“把这些企业列入黑名单,追回补贴,还要追究法律责任。但同时,简化合规企业的申报流程,增加实地核查频次。” 他看向赵德厚,语重心长道,“老赵,我们既要当好‘守门人’,也要做好‘引路人’。”
在山区,专案组雷霆出击,一举端掉了盘踞多年的黑恶团伙。当王晓东站在重新开工的孵化园工地上,听着机械轰鸣,内心五味杂陈:“发展的车轮不能被几颗石子挡住,但每颗石子背后,都可能藏着复杂的利益网络。” 他当场宣布,在山区设立联合执法点,确保规划项目顺利推进。
为了破解企业与政府间的信任危机,王晓东创新推出 “政企联席会” 制度。每月邀请企业家、专家、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现场解决问题。第一次联席会上,一位纺织厂老板拍着桌子抱怨:“政策虽好,但我们缺乏技术人才!” 王晓东当即联系省内高校,启动 “订单式” 人才培养计划,承诺为企业定向输送专业技术人员。
资金使用的透明化问题也被提上日程。王晓东要求在全省推行 “阳光账本” 工程,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流向都实时公开在政务平台上,群众扫码就能查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老百姓监督我们。” 他在动员大会上斩钉截铁地说。
随着规划的深入推进,新的转机悄然出现。滨海港与山区签订了农产品直供协议,满载山货的冷链车源源不断驶向港口;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初见成效,一家钢铁厂通过智能化管理,能耗降低了 15%。但王晓东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深夜,他再次翻开那份被反复修改的规划草案,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轻声对自己说:“路还长,但每走一步,都要算数。” 窗外,城市的灯火与山间的星光遥相辉映,仿佛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厨房蒸腾的热气里,王晓东握着锅铲的手顿了顿。女儿小悠踮着脚扒在料理台边,羊角辫随着动作一晃一晃:“爸爸,这次煎的鸡蛋要是还糊,我和妈妈可就罢工不吃饭啦!”
“小看你爸?” 王晓东笑着把金黄的溏心蛋盛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