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和一些木板,是先前两次官兵围剿时遗留的。
当夜色降临,义军每个小旗点起了一支火把,沿着夜不收已经探明的路线前进。
虽然是四月中旬,天空的月亮近乎满月,但必须为义军三分之一左右的夜盲点火把照路。
为了不被官府一方的人发觉,夜不收探明的这条路线,尽量的避开了沿途的村庄或零散住户,较为隐蔽。
夜间行军,还有这么多夜盲士兵,速度自然快不到哪里去。
当天边泛起光亮时,义军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
从义军寨到白水县城,直线距离便接近八十里,正常出行接近百里路程,而为了隐蔽,总路程达到了一百二十里。
经过三个晚上的赶路,义军抵达白水县境内的一处山中休息,离白水县城还有十里左右的距离。
当第四个晚上来临,义军不再点火把,而是借着月光前进,这就导致时不时有夜盲士兵摔倒,速度自然就更加缓慢。
直到后半夜,义军才来到白水县城外两三里左右,嬴庆又下令原地休息。
接着,他带人摸上去探查一下城墙上的情况。
让嬴庆等人没想到的是,白水县城城墙下,竟然每隔一段距离就点了火盆或挂了灯笼,用来给城墙上的士兵观察城外的情况。
如此一来,只要义军出现在火光的照明范围内,就很可能会被城墙上的人发现。
也就是说,义军只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而无法达到偷袭的目的。
若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能占住城墙,那就很有机会攻破白水县城,但若对方反应很快,那他们就等于只能强攻。
探查完城头的情况,嬴庆带人返回,与一众营总商议过后,最终决定尝试进攻。
于是,嬴庆让夜盲士兵摘下头巾,塞在嘴中,以免摔倒或踢到脚指头而发出太大的声响,提前惊扰到城墙上的人。
义军缓缓靠近寨墙,得益于义军的军服以黑色为主,城墙上的人,并没有发现明亮月光下的两千多义军。
就这样,义军顺利的摸到了护城河边上。
根据夜不收探查到的情况,白水县城的护城河,宽四丈左右。
由于干旱的原因,护城河中的水位最深处,加上淤泥也就到膝盖的位置。
嬴庆看向旁边的章腾,压低声音说道:“接下来看前军的了,动静小点!”
章腾应了声,然后派出早已安排的一个把总队伍,小心翼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