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向大明的两京十三省传达。
身处灵泉寨的嬴庆,在九月十六日,从义军夜不收口中得知得。
他知道,随着崇祯这位猜忌多疑的皇帝上位,大明的局势会加快往深渊驶去。
要说崇祯帝有多么差劲,也不尽然。
至少崇祯帝在勤政方面,放在华夏历史长河中,那也是极其少有的。
崇祯帝的志向很明确,那就是中兴大明,从其年号就可以看出来。
只不过,崇祯帝接手的大明,本身就是一个烂摊子,加上其性格的缺陷,手段也比不过其兄长天启皇帝,又错信了那些空谈文官,以至于误国误己。
最终,大明江山亡于大顺军之手,崇祯帝成了亡国之君,与王承恩在煤山自缢而亡。
若将崇祯帝放在大明的中期,当个守成之君不成问题。
只可惜,当下的明朝,积弊日久,朝中又没有张居正那样的大臣,以崇祯皇帝的能力,还真无法挽回快散架的大明。
嬴庆按下这些思绪,注意力转移到义军问题上来。
在义军转移到灵泉寨后,开始了扩充兵卒。
如今一个月过去,义军士兵达到了一千二百多人,超出了一开始计划招募的人数。
这是嬴庆有意为之。
他带领的队伍,若按照嬴安和李忠两个特殊试把总职位,来应增加士兵,那就只有两百来人,比之先前只增加了几十人。
手下直属兵力太少,显然不太符合他这“大帅”的身份。
另外,他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那就是忠心的问题。
现在还好,义军各级军官,除了章腾,其余都是跟着他举事的人,忠心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
当然,就目前来看,章腾也是能够信任的。
问题在于以后,随着官军的围剿,现在的很多人都会倒下,新的军官会被提拔,若是他直属的队伍人数太少,很可能会有压不住的情况。
所以,他现在就要直属队伍保持威慑力,也让众人习惯。
而他手下的两个主要将官,一个是他的亲大哥嬴安,血脉相连,完全信得过;另一个是从小到大的玩伴李忠,至少目前是绝对信得过。
虽说义军现在兵卒才过千,但灵泉寨的人数,已是近四千人。
所以,修建寨墙的事情,除了义军一千二百多人,义军亲眷中,也可以抽调出千余人来参与,勉勉强强够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