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组的长桌上,7 年的技术档案按年份堆叠成小山,1962 年的齿轮样品与 1969 年的密钥设备并排放置,0.98 毫米的齿轮齿距在放大镜下与图谱上的比例刻度完全吻合。“各年度参数标准不统一,导致传承链条出现断点。” 老工程师周工用直尺比对容错率曲线,“1968 年 9 月的层级密钥系统用动态补偿解决过类似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参数转换公式。”
陈恒的目光落在墙上的历年技术节点图上,1962 年的齿轮模数、1968 年的 37 级优先级、1969 年的 98.7 分评分正好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按齿轮模数标准建立参数转换基准,0.98 毫米作为基础单位换算历年数值。” 他突然在黑板上写出换算公式,1965 年的临时容错率 = 0.37%×(1965-1962)年差系数,“就像 1964 年齿轮传动的适配原理,不同年份的参数要找到共同基准才能衔接。”
首次图谱整合测试在 12 月 10 日进行,小李按陈恒的设计调校参数曲线,将 7 年的技术数据全部换算为 0.98 毫米模数的相对值,1965 年的断层误差从 0.37% 降至 0.12%,接近图谱的精度要求,但陈恒发现 1969 年的 37 级优先级与 1962 年模数的比例存在 0.01 的偏差,与 7 年时间跨度的平方根形成隐性关联。
“调整优先级刻度的比例系数。” 陈恒参照 1968 年 12 月的可靠性评估标准,将 37 级优先级的换算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这个数值与齿轮模数 0.98 毫米的公差标准完全匹配。二次校准后,全时段参数曲线的连续性误差控制在 0.03% 内,98.7 分的综合评分计算误差≤0.1 分,图谱的完整性提升至 99%。
12 月 15 日的总结会彩排进入关键阶段,陈恒站在投影幕布前逐点校验,当光束落在 1968 年 10 月弹头引爆节点,双因子加密参数与图谱上的 37 级优先级形成垂直交叉,98.7 分的评分构成中这一项占比达 19%,与 19 位密钥长度形成比例呼应。小李在旁记录:“1962-1969 年参数闭环完成,7 年数据的吻合度达 98.7%,与评分完全一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会议前的最后审查中,模拟评审组提出 37 级优先级与早期模数的关联性不足,陈恒立即在图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