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明果断的下达了生产10万发子弹用来交易。
继续生产一些补充弹药,来补充自己部队的消耗。
继续下单生产了30名克隆人士兵,购买了一些班用机枪和狙击枪。
在商城里下单了一些生活物资,系统资金就迅速归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生产的士兵需要留守基地,毕竟兵工厂的已经建立了。这不是地下建筑,需要留守士兵留守保护。
村子的房屋已经修复了一部分,大部分的士兵进入了房屋休息。
路明还是选择了基地的地下建筑,作为休息的区域。毕竟这里可以给他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清晨,路明满意的看着忙碌的士兵,做好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个废弃的村落,经过了士兵们简单的修缮。已经逐渐恢复了原有的样貌。
虽然一些地方,还残留着战火痕迹,但是整体却充满了欣欣向荣。
赛菲拉岗哨前,易普拉辛无聊的清点弹药数量。
‘只剩下两个弹匣60发子弹了,’易普拉欣喃喃自语道。
2月份塞菲拉守城战斗,守军艰难的击退了自由军攻击。代价就是消耗了大量弹药储备。
经过昨天抵抗is的突袭,让匮乏弹药的塞菲拉政府军,雪上加霜。
塞菲拉政府军,原本就是易普拉欣的父亲赛义夫,自行组建的地方武装。
他们和政府军有本质上的区别,甚至不如拉塔基亚国防军。
如果类比的话,可以说是叙利亚版本的团练湘军。
赛义夫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建筑商。
叙利亚内战爆发,赛义夫通过阿维拉派身份和政府内渠道,购买了武器,自行组建了塞菲拉武装。
通过和阿萨德家族关系,他把自行组建的武装,混成政府军身份。
从民团组织摇身一变,成为政府军的军阀。
在叙利亚内战期间,这种现象很正常。类似于解放战争时期,校长到处发委任状。
不过身份也好,任命也罢。武器弹药政府军是没办法补给的。
有限的补给,都会集中到政府军真正的嫡系部队上。
这个情况会一直持续,直到俄罗斯大规模援助叙利亚,情况才开始有所改善。
但是眼前,塞菲拉守军遇到的问题就是缺乏弹药。
赛义夫在内战开始的时候,武装了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