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果然,最后几乎都已经到村口了,进村的最后一根电线杆上就耷拉着一根线,负责人掏出仪器,插上去检测了一番,收发、带宽等等各个参数都是正常的。
易安抬头望了一眼,就差最后临门一脚,几十米的距离,有线网络就进村了,易安脑海中只浮现出了一句话:行一百者半九十,只不过,用这句话来形容眼下的情况似乎并不准确。
毕竟哪怕真的进了村,也仅仅只是第一步,进了村之后还是要接网关,然后分到每家每户,村里也还得有一个懂网络的代理人来管理、负责。
光是第一步就卡住了,村里压根没有常驻的年轻人,当然,这些在足够的利益面前,肯定都不是个事,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市场:就以现在最低的套餐来举例,包含一台WiFi在内的家庭套餐,可以申请三到四张副卡,最低资费估计都得一百多一个月,这还不包括装路由器和光猫的价钱。
很显然,在这村里,连三口之家都是很稀奇的,要不是就是夫妻俩带着老人生活,一家能有一台可以联网的手机就行了,犯不着开这么大的套餐,而且村里有句俗话,“多大能力穿多大靴”,一年到头万把块不到的农业收入,却要开个宽带,那只能用奢侈来形容。
至此,有线网络这桩“悬案”,算是彻底告破了。
么?
……
日子又平静的过了三四天,只是村口多了一个抢生意的,并且靠着区位优势,已经隐隐有了“三分”天下之势,指的是三分天下是他的,七分天下还是易安的。
没法,这就不得不提到村民朋友们的“惰性”了,他们对市场的感知力其实并没有那么敏锐,只觉得易安这丫头手巧,上次在她这修好了,下次便继续到她这来,长年累月,品牌忠诚度就建立起来了。
但区位优势这件事,终究是没办法规避的,而且老乡们多数是认准了易安这个人,但易安又不是只修手机,多数时候,她都不在家里,这时候,晓大厨就会很鸡贼的乘虚而入了,派秦渔歌来串门,结果穿着穿着,人就全跑到村口去了。
毕竟在老乡们看来,易安丫头是第一梯队的,可再往后的陈颖、秦渔歌这些,便都成了第二顺位的了,那么陈颖修也是修,秦渔歌修也是修,都是第二顺位,并且后者还更近一些,那么何必不去后者那呢?
在商业上,这种行为无疑是可耻的,俗称“来骗来偷袭”,但在镜头面前,易安也不好意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