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苏玉瑾的药圃这时最热闹。晚归的采药人带着新采的草药来“交作业”,药篓上都系着红绳,那是苏玉瑾定下的规矩,“红绳能驱邪,护草药平安”。徒孙会仔细检查:“这株回心草够老,根须有七节,能入药;这朵焰花蜜开得正好,花瓣有六片,能做糖;这颗星砂草沾着星砂粉,是谢先生的星砂引来的,能安神。”检查完了,就从药箱里拿出小瓷瓶,装着新做的药膏,说“带回去给家里的兽擦,最近湿气重,这药膏里加了归墟的桃花蜜,不苦”。有个采药人带来株从未见过的草,草叶上长着细小的星砂,徒孙看了半天,突然想起《百草图谱》里的记载,笑着说“这是‘伴生草’,得和六和草种在一起才活,你看,连草木都知道要作伴”,说着就把草种在了药圃最中间,旁边就是那株被战气卫呵护的六和草。
文渊阁的暮鼓声响起时,学徒们会把当天抄好的书页,挂在阁前的绳子上晾晒。绳子是用狼族的尾巴毛和人类的麻线混纺的,结实又柔软,沈墨书说“这叫‘人兽线’,写书的人和看书的兽,都能在上面走”。晚风拂过,书页哗哗作响,像在念里面的故事;绳子上还挂着孩子们画的画:战气虹光下的兽群,药圃里的戾兽幼崽,桃树下的老者,每幅画的角落,都有个小小的“五”字,是他们听故事时记住的,说“这是桃源的根”。沈墨书的徒孙会在这时点起星砂灯,灯影落在书页上,字里的“共生”“守护”仿佛活了过来,在光里轻轻晃动,有个“和”字晃得最厉害,竟从纸上跳下来,化作只萤火虫,飞进了共生园的兽群里。
战气虹光这时会变得格外柔和,像一层薄纱罩在桃源上。楚临风的战气卫们开始巡逻,却不像在警戒,更像在散步:他们帮晚归的药农背篓子,给树下的兽群盖干草,甚至给文渊阁的灯笼添灯油。有个战气卫路过五夫的雕像,看见沈墨书的雕像手里的书卷歪了,就用战气轻轻扶了扶,书卷上的“共生”二字突然亮了,和他战气里的“护”字共鸣,发出淡淡的金光,像在说“做得好”。
夜:星下藏着安
桃源的夜晚,是被星砂和战气虹光一起照亮的。谢无咎的徒孙会在谷心的空地上,用星砂拼出五夫的轮廓:楚临风的战气盾上刻着“刚”,苏玉瑾的药箱上刻着“仁”,萧战的兽语石上刻着“义”,沈墨书的书卷上刻着“智”,谢无咎自己的星盘上刻着“信”,轮廓里点着焰花蜜做的灯,光透过星砂,在地上投下无数小光点,像撒了把会呼吸的星。他边拼边念五夫的话,念到楚临风的“战气为护不为攻”,星砂盾就亮一分;念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