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儿竟在他掌心变成颗麦芽糖,甜得他直咂嘴,沈墨书的徒孙笑着说:“这是沈先生在夸你呢,懂了字的意思,字才会给你糖吃。”
溪边的石磨旁,总围着几个捣药的妇人。她们的动作很慢,像在跳一曲无声的舞:左手扶着药杵,右手撒点晨露,捣三下六和草,敲两下焰花蜜,说“这是苏先生定下的规矩,慢工出好药”。石磨的磨盘是楚临风用战气凝的,边缘刻着《百草图谱》里的草药纹样,磨出来的药粉格外细腻。有只瘸腿的老鹿总来蹭她们的衣角,鹿角上还缠着当年苏玉瑾绑的布条,妇人就会停下手里的活,从围裙兜里摸出块麦芽糖,塞到老鹿嘴里——这是当年苏玉瑾救它时喂的味道,老鹿记了一辈子,如今连它的幼崽都知道,石磨旁的妇人兜里有甜东西。
楚临风的战气卫们在晨练时,总会给幼兽留出一片空地。战气刚猛时,他们就对着山壁挥拳,拳风卷起的碎石落在无人处,还会用战气在半空托一下,免得砸坏了山脚下的药苗;练到柔和处,就把战气凝成小光球,滚到孩童脚边当玩具。有个刚学会走路的娃娃,摇摇晃晃扑向光球,战气突然化作一朵软云,接住娃娃的同时,还往他手里塞了片桃花瓣,花瓣上用战气刻着个“护”字——那是楚临风气法里藏着的温柔,传了三代都没变,“战气是用来护人,不是吓人的”。
炊烟升起时,雾里渐渐飘出食物的香气。李婶的灶台前,灵猴正帮着添柴,爪子抓着柴火的样子像在握笔,添柴的节奏竟和文渊阁的晨读声合上了拍;王伯的蒸笼里,除了麦饼,总多蒸几个小面团,那是给共生园的幼兽留的,面团上还印着兽语石的纹样,熊崽们闻到香味,会排着队来领,爪子捧着面团的样子像在拜佛;药圃的角落里,苏玉瑾的徒孙正用晨露和焰花蜜调糖霜,抹在刚出炉的药饼上,饼香混着药香,引得蜂群都来盘旋,却从不敢靠近——战气在药圃周围织了层软网,只让花粉过,不让蜂针进。
雾气散开些,能看见战气虹光的边缘,挂着一串串晶莹的水珠,水珠里映着桃源的缩影:药圃泛着绿,桃林透着粉,孩童的笑声在光里打滚,像撒了把会响的糖。有颗水珠掉在溪里,荡开的涟漪里,竟浮现出五夫的身影:楚临风在教战气卫练拳,苏玉瑾在给兽群喂药,萧战在和灵猴说话,谢无咎在观星,沈墨书在写字,他们的动作慢下来,渐渐和桃源的晨景融在一起,像一幅活的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午:光里藏着暖
日头升到正中时,桃源的光变得格外软。楚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