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的地下室藏着西班牙人没来得及销毁的航海图。
"沈,我找到1735年的《菲律宾群岛水文志》了。"卡洛斯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第三卷附录里夹着张手绘海图,标注着'中国渔民常至之暗沙',坐标......"他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和他们现在声称'新发现'的主礁盘,误差不超过0.5海里!"
沈星河能听见电话那头纸张被手指攥皱的声响。
卡洛斯曾是菲律宾海洋研究所的骨干,去年才向沈星河坦白,所谓"南海地质断裂带"的报告,有70%的数据是他在所长胁迫下伪造的。
此刻这个总爱穿花衬衫的中年男人,声音里带着破茧般的轻快:"我把扫描件发到你邮箱了。
沈,这次不是伪造,是历史在替我们说话。"
舱室的荧光灯突然闪了闪,王海抬头看了眼,又低头研究声呐图:"老何那边该行动了吧?"
沈星河点开邮箱,1735年的海图在手机屏上展开,褪色的墨迹里,"千里长沙"四个字依然清晰。
他想起三小时前何振梁发的短信:"日内瓦时间九点,我会把《更路簿》原件摊在他们面前。"此刻北京时间应该是深夜,但那个总把西装穿得板正的前外交官,此刻大概正站在联合国欧办的蓝厅里,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像把淬了钢的刀。
"东沙之外,有沉龙之地,祖辈所至,非外人可擅入。"沈星河默念着《更路簿》里的句子,突然听见甲板上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
他拉开舱室门,正看见老船长举着手机冲他们喊:"小沈!
老何的发布会直播!
东南亚的华人社群都转疯了,新加坡的渔船队说要组护航团!"
王海挤到栏杆边看了眼,转头时脸上还挂着笑:"得,现在舆论算是稳住了。"他拍了拍沈星河后背,"走,去底舱调试潜航器。
你说的那个伪装成浮游生物的采集器,我让人加了防腐蚀涂层。"
底舱的机械声震得人耳膜发颤。
沈星河弯腰钻进操作间,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跳跃,潜航器的摄像头传回实时画面——幽蓝的海底,气泡像碎钻般从沙层里涌上来,缠绕在"德尔毕拉尔"号的螺旋桨上。
他按下投放键,三十个指甲盖大小的采集器从潜航器腹部弹出,随着洋流散向四周。
"数据接收正常。"王海盯着监控屏,额角的红印因为紧张泛着淡紫,"水温26.8℃,盐度34.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