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先招安,试试,如果不行,那就试试派兵夺回猛虎关。
但夺回猛虎关的军队只能以世家私兵为主,驻守皇都的十万大军肯定不能动,金门关和风鸣关的五万大军也不能动。
其他城池的城防军能调动,但也只能调动京都以南的城防军,北面的城防军还要提防靖王呢。
而且不能只有他们动手,猛虎关南边的楚王也要出兵,这个就得看能不能说服楚王了。
萧鼎的突然出现,自然瞒不过对猛虎关虎视眈眈的楚王,可他对萧鼎知之甚少,除了猛虎关内有两千重甲兵,五千常备军,其他一无所知。
七千人驻守的猛虎关,攻克难度下降不少。
这是楚王帐下一众谋士给出的结论。
五千常备军,有三千人是刚从军不久的新兵,另外的两千人战斗力有待考察。
而两千重甲兵,需要分守两面城墙,守城的重甲兵,威力低于野战。
只有他们攻上城墙,展开争夺战的情况下,重甲兵的威力才能发挥出来。
对楚王来说,占领猛虎关不仅可以挥军北上拿下京都,也意味着他多了一条退路。
两靖王和离王夹在中间的感觉可不好受。
当世家派来的说客登门时,楚王很快明白世家的用意,有人分担压力,再好不过了。
这没什么好讨价还价的,一起进攻猛虎关,凭本事争夺归属权,就这么简单。
得到楚王肯定得回复之后,京都三大世家让皇帝写了招安圣旨,派人送往猛虎关。
要说这一代大魏皇帝,本身也是有苦难言,前人作恶,他这个后人遭灾。
原本想凭借自身能力中兴大魏,收拾一下烂摊子,没想到摊子已经烂成渔网了,千疮百孔不说,窟窿一个比一个大。
最关键的是,他顶着皇帝的名头,发布的命令居然连皇宫都出不去。
好不容易还有个皇室子弟有地盘,手里也有军队,结果人家压根儿不搭理他。
努力了几次之后,皇帝放弃了,享受一天是一天。
萧鼎占领猛虎关的消息皇帝当然知道,甚至在心中抱有一丝幻想,萧鼎是忠于大魏的。
即使萧鼎想自己当皇帝,他这个大魏皇帝也不介意禅位让贤。
起码能活命不是。
世家让他签发对萧鼎的招安圣旨,他没有二话,立刻签发,世家让他写什么他就写什么。
然后,一支由太监为首的队伍从京都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