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杨家将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爸爸听得入神,手指不自觉地在桌上轻轻敲着节拍。
妈妈起初还担心自己听不懂,但说书人生动的表演和精彩的讲述很快让她沉浸在其中。
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台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天明瞄了一眼家人,看到他们看得那么起劲,觉得这次带爸妈来茶馆真是来对了。
中场休息时,服务员送上热毛巾。
妈妈擦着手,感慨道:“这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
“后面还有相声呢。”李正笑着说,“保证让您笑得合不拢嘴。”
果然,三点半一到,两位穿着大褂的相声演员上了台。
一个捧哏,一个逗哏,你来我往,妙语连珠。
逗哏的演员模仿北京大爷遛弯时,那神态、那语气,简直跟真的一样。
全家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妈妈差点把茶喷出来,一边笑一边用手帕擦着嘴。
表演结束后,爸爸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精彩表演中,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兴奋的笑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这相声演员真是太厉害了,那嘴皮子简直比闪电还快!
一个又一个的包袱,就像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让人根本停不下来啊!”
李天明看到爸爸如此高兴,心中一动,趁机问道:“爸,您年轻时是不是也听过这个啊?”
爸爸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有些兴奋地回答道:
“那可不!
我们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娱乐方式,茶馆就是最热闹的地方啦!
大家都喜欢聚在茶馆里,听听评书、相声,再聊聊天,一天的疲惫就全部没有了呢!”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在茶馆里听相声,笑得肚子都疼了,回去的路上还在回味那些包袱呢。”
说着,爸爸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往事,妈妈偶尔补充几句,姐弟俩听得津津有味。
傍晚了,他们才离开茶馆。
妈妈的精神明显好了很多,走路都轻快了些。
回酒店的路上,路过一条小巷,传来一阵胡琴声。
那声音婉转悠扬,带着老北京特有的韵味。
听着声音看过去去,是几位老人坐在槐树下。
一个人在拉胡琴,一个人在唱着小曲,周围坐着几个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