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至1985年,沙特为主的OPEC曾多次减产,产量降至其原先的一半左右。减产的后果是1985年OPEC全球市场份额从70年代的一半降至不到三分之一,市场份额流失让OPEC坐立不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地缘政治方面,1981年罗纳德上台以后,开始酝酿实施“逆向石油冲击”战略以遏制毛熊。通过施压中东国家增产,使国际原油价格低位运行,从而切断毛熊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这时候毛熊外汇收入的一半是来自石油的出口。
前世1985年8月,北美施压加之为了夺回市场份额,沙特开始迅速增加原油产量,出口量从不足 200万桶/日,猛增至近1000万桶/日。国际油价随后从30美元/桶一路下跌,5个月内跌至12美元/桶,次年4月1日再跌至10美元/桶左右,跌幅高达近70%。
从1985年至1988年的世界油价下跌,使毛熊共计损失400亿卢布,这也成为后来其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石油价格触底到10美元/桶后,沙特又重新开始带领OPEC减产,油价逐渐反弹。不仅是OPEC国家,与现在的OPEC+减产联盟相似,彼时非OPEC国家如墨西哥、挪威、毛熊等也因为无法忍受超低油价,开始配合沙特减产。
在石油市场供应过剩之际实行增产,这种看似不合逻辑的举动,却在1985年的石油价格战中发生,无论是出于地缘政治目的,还是沙特自身发展的需求,其背后自有深意。这一次价格战的结果是,沙特不仅夺回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迫使OPEC其他成员国以及非OPEC国家随后配合其减产,可谓一箭双雕。
“宇宁,你确定吗?”
宁叔又问道。
“基本确认。”
“你预计会降到多少?”
“现在是每桶30多美元,8月份开始一路下跌,预计明年第1季度结束,石油价格会触底,会降到大约每桶10美元。”
“宇宁啊,那岂不是下半年做石油期货要动用不少资金。
我们下半年还有一次准备对怡和的大规模收购呢。”
“我们的现金流太大,即便今年要做的事情多,我估计动用的现金也没有超过一半,所以不用担心。”
喜欢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七八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