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他可不是完全照抄,而是进行了一些再创作。
前世的伤痕这篇小说是7000字左右,而且这篇小说和班主任相同的是,都采用了这个年代比较常见的那种说教式的行文风格,也就是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那种写作手法。
这在前世的季宇宁看来,这样写是介乎于小说和宣传稿之间的,纯粹的文学价值要少一些。
他改后的小说,多了几千字,达到11,000字左右。这个字数仍然属于短篇小说。现在这个年代,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界限是25,000字,在25,000字以上的是中篇小说,如果超过13万的,这算长篇小说了。
小说的背景仍然放在上沪这个城市。而他的前身就曾经在苏省苏中那边插队过,当时当地的知青很多也是来自于上沪。所以对上沪的生活比较了解,这也算很正常。
小说的内容仍然是母女俩因那个时代而造成的伤痕,但是他修改后把这篇小说的立意拔高了,他把这个伤痕没有停留在那几年给个人和家庭造成的痛苦,而是把这个伤痕放大到了国家民族的伤痕。
所以他这样的伤痕,还同时包含着爱国的主题。
他有着后世的见识,这是这个时代的人所不能比的。
写完伤痕,他又接着开始创作小说牧马人。
前世牧马人这篇小说原名叫灵与肉,是发表在80年的9月份西北的一个刊物上。
这篇小说可以算作是与伤痕文学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反思文学的代表作。
这篇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牧马人,在国内的影响非常大。
前世这篇小说原本是中篇小说,作者写了5万字,但是由于刊物的篇幅有限,被编辑砍下去三分之二,变成了1万多字,也就变成了短篇小说。
季宇宁写的几乎就是作者的原稿,不仅如此,他还加了不少自己的东西。他估计完稿的字数会超过5万字。
小说故事背景提前到了七七年这个时候,主人公仍然是老右,虽然前世全部摘帽是在明年年初,但这两年已经有不少平反的了。另外这时候中美还没有建交,但是转经香江来国内的华侨华人还是有不少的。
主人公许灵均的相貌完全就是按照季宇宁自己来描述的,高大英俊,带有些忧郁。
小说中还从他父亲的口中说出了灵均这个名字的由来。
这个名字来自于离骚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由于是长房长孙所受到的优待,灵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