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卫所制度中,一人成为军户后,子孙世代为军户的规定可废除。
各地设立卫所:县设百人卫所,郡设千人卫所,将军权从县令和郡守手中分离。
推行卫所异地轮换制,每三年更换一次驻地。
……
“速召兵部侍郎李儒。”
刘煜理清思路后,立即派人通知李儒。
“臣李儒拜见陛下。”
李儒快步而来,行礼道。
“朕有一计划,望卿协助谋划。”
刘煜温和说道。
“朕打算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
刘煜随即向李儒详细讲述自己的设想。
每年十二月,各郡县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实施 。
次年三月 结束,所有新兵需集中至京城。
以半年为周期,九月前所有士兵必须到达京城,接受半年军事训练。
训练结束后进行评估,分为一等与二等。
一等士兵可优先戍边或加入主力军团,享有相应待遇;二等士兵按户籍分配至异地卫所服役。
卫所士兵服役期限为三年,期满后可自行决定返回原籍或留任。
若选择留任,则需返回京城重新受训。
若连续两次未能升入一等,将调往其他卫所,不得重返旧地。
被选拔为一等的士兵,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留在卫所服役三年,而非立即投身戍边或军团。
但一旦确定戍边或加入军团,则需完成至少八年的军旅生涯,期间除非死亡,否则不可退出军队。
八年后,军队将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会被淘汰,合格者则有一次选择权——留在军中或退伍返乡。
这是刘煜融合募兵制与另一制度的特点设计出的办法,仍以该制度为主。
此制度与军功爵制并无冲突。
相对而言,被评为一等的士兵被派往边疆军团,立功较为容易;而在郡县守备的卫所,除非遇特殊情况,否则难以凭借战功获得爵位。
“文优觉得此制度如何?”
刘煜问李儒。
“大王英明,令儒深感钦佩。”
李儒听闻刘煜的设计后,赞叹不已。
此制度堪称完美,不仅解决了兵员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还改善了地方郡县兵役的积弊。
此外,卫所三年轮换驻地是一大亮点。
这样避免了卫所在某地势力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