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扬州的袁术以及江东的孙坚。
“古人云:蛇无头不行,鸟无翼不飞。
今我等在此会盟,共抗刘煜,理应推举一位盟主。”
袁术的手下袁涣话音刚落,便遭孙坚打断:“我们此行是结盟而非会盟,无需盟主。”
孙坚目光扫向曹操,心中仍记得当年因粮草问题导致的惨败,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不幸。
他始终将此仇铭记于心,终有一日定要向曹操讨回公道。
“文台所言甚是。”
孙坚话音刚落,曹操便接口说道:“文台兄之言甚是,我深以为然。”
随后他解释道,“上次酸枣会盟后,我反复思索,发现粮草问题皆因刘煜从中阻挠所致。
文台兄切莫被其蒙蔽。”
“孟德所言极是,我自知其中利害。”
孙坚闻言微微一笑。
实际上,二人此番结盟旨在共同对抗刘煜,因此默契地将前事归咎于刘煜,避免旧怨重提影响士气。
毕竟,若继续争执只会削弱各自阵营的信心。
见状,袁涣欲言又止,只能求助般看向袁术。
然而袁术被袁绍抢先一步开口打断:“公路,此次结盟无需推举盟主。”
此言既是对袁术的提醒,也是对局势的把控。
袁术虽不明所以,但明白袁绍此举意在维护家族颜面,最终也只能接受。
至于其他几方,同样无意推举盟主,众人就此默认。
接着,众人纷纷表明立场,声讨刘煜倒行逆施的行为,声称此次行动是为了替天行道。
至于具体合作细节,却未多加讨论。
曹操与袁绍占据兖州与青州,紧邻刘煜势力范围,自然希望其余四路诸侯提供援助。
然而对方各有考量:徐州、扬州等地并非太平之地,山贼、黄巾残部等隐患仍存,贸然抽调兵力显然不合时宜。
六路诸侯会盟,看似震动天下,实则不过是自娱自乐而已。
狂欢七日,无人提及刘煜。
曹操与袁绍毗邻刘煜,都不愿战火波及自家领地,自然不会主动出兵攻打刘煜。
其余诸侯,领地与刘煜并不接壤,与其在此空耗时日,不如回去发展自身实力,待刘煜真正南下时再作打算。
特别是孙坚,虽占据江东四郡,却尚未完全掌控。
在他看来,即便刘煜南下也无妨,有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