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
燃雪创联收到来函。
方燃颇为惊讶。
原本以为是欧美的金融机构看上燃雪咖啡。
没想到是一家来自巴西的企业。
科帕卡巴纳咖啡集团。
估值报价3.5亿人民币。
折合美元约5000万。
巴西作为全球咖啡主产国,其本土企业入股燃雪咖啡馆,这就很符合产业逻辑。
借用燃雪咖啡馆为销售渠道卖自家咖啡豆、成品咖啡。
并借此全面进军中国市场。
即可分享燃雪咖啡馆扩张红利。
又比‘拓荒式’开辟市场大幅节省成本。
蛮聪明的。
但让方燃费解。
为何只对燃雪咖啡馆有兴趣。
而却忽略已经形成连锁规模的咖啡小店?
左思右想。
应该对燃雪咖啡调研的时候发现咖啡小店售卖的是速溶咖啡。
可能与企业产品定位有违。
但即使是速溶咖啡也需要咖啡豆啊。
未来几年全国扩张。
咖啡小店对咖啡豆的需求远高于燃雪咖啡馆。
想不通的事就问夏小雪。
夏小雪分析。
“起步阶段的燃雪咖啡馆,巴西这家企业就给出3.5亿估值,加上咖啡小店,燃雪咖啡整体估值至少得翻倍了。”
“如果不是缺钱就是商托。”
“结合奥莉维亚狮子大开口的10亿估值,翻倍7亿,符合‘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谈判逻辑。”
“对这家企业未实地考察,不能百分百认定是商托,咖啡豆也是分品种,高品质咖啡豆作为速溶咖啡原料,只会让咖啡小店巨亏。”
“要真是商托,故意压缩标的范围,为后续加价留空间,这是常规操作。”
“到底是怎么回事进入正式谈判环节就能知晓。”
有个‘火眼金睛’的‘六边形学霸’老婆就是好。
方燃也懒得瞎猜了。
随着双方正式展开谈判。
接触增多。
自然而然就会暴露出真实意图。
在收到来函之前。
燃雪创联也开会统一立场。
将燃雪咖啡剥离。
财大只是小股东,保证预制菜为燃雪咖啡馆唯一供应商,且当前财大拥有预制菜这一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