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回并没有像其他帝王那样搞什么祭祖、祭天、祭地、祭先农等这一系列的仪式,而是务实的直接开了一次扩大的朝会,把在东洲城中拟计划授予六品以上职务的官员,全部集合在了正大光明殿里,正常的情况下从三品以上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朝会,这次算是一次特例。
在朝会上所有人员一起再次核实确定了拟授官职人员和封赏人员名单,这一次主要是针对他麾下的这些将军和在朝的大臣们。
赵回对政治体系进行了一下大改革,原先所有的王朝都是分为六部来管理国家,赵回根据各种行业和针对的内容,对部门重新的定义之后,分成了十五个部门,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和人员,这样一下使尚书的职位多了起来。
各部尚书属于从一品官职,一品大员按照重新规定,目前只有三人,分别是未来的太子、丞相宋知音和副相赵忠诚。这个新体系将所有朝臣和皇家人员包括皇妃、皇子、皇女都囊括了进来。
赵回在上午下发了多份任命诏书,这些任命诏书是从一品以上朝廷大员的任命,其他人员的任命将陆续由丞相宋知音来任命发布,从二品以上官员由丞相、副相提出,天皇来任命。皇子、皇女由天皇天后联合给予封号。朝中女子可以为官,官阶等同男子,这些都是赵回策划的超时代产物,他要求后宫皇妃必须在朝廷内任职。
各郡的郡守为二品的官员,由宋知音或赵忠诚提议,赵回来签署任命。从二品以下官员的任命是不一样的,是由丞相、副相联合组织人事会议决定,丞相签署任命。
除了这些部门之外,还设立了几个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基本上都是由天皇的后宫人员来兼任了。另外财务系统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国家的财税收入,这部分是由丞相宋知音管控,另一部分是皇家的财政收入,这部分是由赵忠诚管控。
宋知音做全面工作,赵忠诚作为他的助手辅助其工作,具体的也没有特别详细的分工,只是一正一副而已,但只要丞相在朝中,都以丞相宋知音为主。
其它各部门的目标就比较明确了,因为分的比较仔细。确定这些名单之后,赵回开始颁布诏书:
第一道,任命宋知音为汉华帝国第一任丞相,即时开始上任,任期五年。并敕封为安国公。
第二道,任命赵忠诚为副相,任期五年,即时开始上任。并敕封为忠国公。
第三道,任命赵居臣为商业部尚书、赵霄臣为工业部尚书、杨四郎为军事部尚书、史二郎为涉安部尚书、孟岿为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