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坐在签押房发呆,我是崇祯元年春天穿越过来,现在是崇祯三年十一月份,从一个农村的穷小子混到手里有百十个战兵的兵头,我这点力量在即将来临的末世面前像一粒尘埃,我在变强的路上一点不可以松懈。
这时候士卒进来报告说一个叫胡高仁的在营门外求见,我连忙出营迎接,我到营门口给胡高仁一个熊抱,热情的把他请进我的签押房,掏出一两银子让江大壮到饭堂置办酒菜,然后我给胡高仁泡好茶:“胡先生一路辛苦了,请喝茶,”“公子客气了,”“我先把我这里的情况跟您说一下,我前几天带人剿了一个匪窝,得一些银两,正在把一百多个战兵扩充到五百个,你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买了两艘货船,水手都请好,护卫请了十个,货源也谈好,和东海县徐家也联系上了,目前就是基地还没有定夺,您看田横岛是否合适?”“安排在胶州湾吧,这里就是再大的风浪也刮不到这里,天然的港口,你去选一块地,应该都是浮山所的军产,花钱买下来也容易,等吃过饭我们一起坐船去看一圈,看哪里适合做港口和基地,”酒菜过来后,我把江大壮和范有本叫过来作陪,这样就属于家宴,要是请所里的其他官员请谁不请谁的很麻烦,要是来的是官场上的朋友那是必须请同僚过来作陪的,胡高仁和江大壮范有本相熟,这样大家都自在。
酒足饭饱让江大壮下去安排了一艘鸟船送我们去胶州湾考察,胡高仁骑的马匹也直接拉上船,考察完就可以直接下船离开,回浮山所要绕好多路,这大冬天的坐船在海面上行驶滋味不是很好,小风吹的好像小刀割的一样疼,男人做事业就不能拍吃苦,风帆船在海面上行驶都是走“S”路线,要是顺非还好,我就想是不是弄的蒸汽机,目前条件还不成熟,以后再说吧,如诗如画的景色确实迷人,赤日熔金耀碧涛,银鸥逐浪戏青潮。征帆远影拖云练,岸芷汀兰腹香飘,写文章是必须写飘香,其实海边飘的都是鱼腥味。鸟船沿着海岸行驶一个时辰才驶进胶州湾,我们一路观察着岸边山石走势,心里默默评估着,从拐进胶州湾沿东岸行驶了五里路,我和胡高仁都看好这个地方,决定不再看其他地方了,我上岸观察地势,决定买下靠岸的一百亩地,我们找了附近的老乡,问老乡地是属于谁的,没想到还真是属于浮山所的,这叫我怎么好意思,自己买自己单位的地,不是授人以柄吗?这只能以胡高仁的名义来买了,胡高仁今天就没必要回去,等明天办好地契再回了。
回程是顺风,很快回到浮山所,我亲自挨个通知了浮山所的同僚,晚上我请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