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好与坏,没人有反对意见,那这就形成文件发下去执行了,我就安排文吏抄了几份,用了印,发了下去,以后日常训练都要按照文件执行了,这文件叫啥名字呢,就叫“浮山操典”吧。
然后就是讨论下一个议题,“我们千户所能战之兵只有一百来人,你们不觉得脸红吗?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补充兵员,大家都说说怎么解决,”胡宝贵说:“大人要补充兵员只有招募,”王大开说:“我们卫所兵以前是没有军饷的,后来发的粮饷也有限,要是新招募的兵粮饷过高老兵怎么想,”我说:“以后把战兵月饷定为一两五,辅兵月饷一两,新招募的士卒和辅兵同,经过一次战斗酌情升为战兵,这样你们觉得可行吗?”王大开说:“发这么多的饷银是幸亏我们缴获的银子多,”我说:“饷银大家还有没有意见?”几个人都说没有,“目前需要补充五百战兵,要求兵源都是一、十五到三十岁的青壮,二、身家清白的良家子,”胡宝贵说:“让老兵推荐吧,只要是我们所的兵都可以推荐,这样新兵犯事老兵有连带责任,”我连忙认可道:“胡千户的这个主意好,按这个办法执行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其实都和我事先的想法一样,我之所以提示他们说出来,就是提高他们的参与感,觉得他们都是权力中心的一份子,形成决议大家执行起来不会打折扣,“好大家把今天的会议精神传达下去吧,希望尽快见到成效,散会吧
。”我看着纷纷往外走的众官员,对王大开说:“王镇抚,请留一下,我要看一下我们所武器损坏是如何修复的,你带我去看一下吧,”王大开满心不乐意也没办法,谁叫我是他的上官呢,王大开带我往营房西北角的几间房舍走去,离着老远就听见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里面的人看见穿青色官服的大人来了,赶忙停下手里的活,跑过来见礼,王大开介绍说这是所里的匠工老吴和他的小徒弟,我说你们忙你们的,我就是随便看看,老吴和他的徒弟又叮叮当当打起铁。
我扫了一眼,这就是普通的铁匠铺子,对受损的刀剑进行简单的修复,古代的刀剑因为工艺达不到要求,炼出来的钢杂质多,易脆,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武器要锋利是必须的,和敌人的刀对砍,你的刀一下子就断了,这仗还怎么打,我默默的回想着如何炼出好钢来,我所处的地方没有煤矿,也没有铁矿,想运输过来也不现实,只能搞一个小型的炼钢炉,把军卒的刀剑质量提上来,以眼下的条件,适合做出来的炼钢炉只有坩埚炉,坩埚炉每天的出钢铁只有二十来斤,聊胜于无吧,我叫人拿来纸笔,现场画起坩埚炉图纸,一、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