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
“先学习学习数学吧,我已经写完了。你先将抛物线原理学会,再教给炮兵们。有了抛物线原理,火炮的准度和射击距离都可以达到最大。”
戴亨深信不疑地说道:“是,这回俺服气了,俺听你的,翼王。不过洋人要是来了,打听这个事儿,要告诉他们吗?”
“你只要做好保密就行,其他的交给我。”
“臣明白。”戴亨心服口服地回答道。
几人骑马一路飞奔,半日就到了新津县。
新津县令王梦庚因为年事已高,不愿升任知府,便仍任县令。
此刻,小将李超琼已经带领水军在码头等候多时。
王梦庚也颤颤巍巍地站在新津渡口,等待石镇清的到来。
石镇清坐船刚刚行进到水中央,就见远处的炮船上百余火炮齐鸣。
一时间炮声如雷,轰的岷江泛起滔天巨浪。
石镇清走到近前,听到水军们喊道:“恭候翼王大驾。”
说完,水军们便齐齐跪倒。
看着水军军容严整。
石镇清赶快摆手让水军们起身。
石镇清靠近岸边后,他并没有登陆。
等到李超琼和王梦庚起身后。
石镇清向王梦庚问候道:“王老县令为何不愿意升任知府?”
王梦庚耳聋眼又花,听了两遍,才算是听明白。
他眯着眼奏报道:“微臣老矣,微臣做了一辈子大清的官,也沽名钓誉了半辈子,就是个县官的命。倘若强行上任,我这把老骨头就得死在任上,臣已经不堪驱使,就为翼王守好这新津县吧。”
石镇清闻听此话,心中略有感伤。
他遥看了一眼新津。
这才催促李超琼也登上船来。
一行人顺流东下,准备赶赴重庆。
一路上,石镇清亲自告知已将其封为水军都督。
令其择地加速修建新津造船厂。
数日后,一行人来到了重庆南边的长江上。
石镇清看着沿途的群山峭壁,形势险恶,想起李白的那首蜀道难来。
石镇清十余艘小船很快就来到了朝天门码头。
在码头前,五军副帅李福猷和军帅李文彩早已经站立岸边,等候已久。
来到近前,李福猷赶快欠身给石镇清行礼,其他人更是齐齐跪倒在石镇清面前。
石镇清看到这支人马又壮大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