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谢陛下隆恩!”
“起来吧。” 崇祯的声音传来。
郑芝龙谢恩起身,待崇祯率先迈步,他才紧随其后,亦步亦趋地跟着,穿过游廊宫门,行至偏殿门口,早有太监掀开厚重的门帘。
郑芝龙抬眼望去,只见殿内陈设雅致,四张紫檀木八仙桌依品级排开:
崇祯的主位设在正北,背靠描金屏风,桌上已摆好了玉杯金箸;定王的位子在主位左侧,稍显小巧;
他与郑成功的位子则在东西两侧,虽距主位有丈许远,却透着赐宴的荣光。
御膳房的太监们垂首躬身,捧着描金食盒鱼贯而入,依次在各桌摆上菜肴。
崇祯看着阶下的郑芝龙,脑海里却翻涌后世郑芝龙的人生事迹:
南明弘光皇帝登基后,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
弘光驾崩后,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侯。
很快,清军兵分两路由仙霞关、分水关进逼福建,郑鸿逵闻讯逃窜,清兵陷仙霞岭,隆武帝奔汀州,万箭穿心而死。
不久,清兵疾取兴化、泉州、漳州诸郡县。博洛遣泉州绅士郭必昌持书往安平招抚郑芝龙,许以闽粤总督。
郑芝龙不听郑成功劝告,竟前往北京觐见清帝,遭到实质上软禁。
郑芝龙数次奉令命劝说郑成功归顺,但郑成功均坚辞不受。
清廷大怒,将郑芝龙投入大狱,郑芝豹发配宁古塔。
永历十二年到十五年,郑成功多次北伐南京,却是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转而出海将台岛作为根据地,继续抗清。
随着郑成功元气大伤,无力给满清造成严重威胁,郑芝龙的 “利用价值” 急剧下降,反而因与郑成功的父子关系,被清朝视为 “通敌隐患”。
苏克萨哈为了“严惩以震慑反清势力”,矫诏令斩郑芝龙与其亲族于菜市口。
想到这,崇祯暗自思忖:
“历史上,郑芝龙对崇祯不过是对皇权名分的功利性利用。
他手里那数十万水师和商丁,从来不是大明的海防力量,而是他垄断东洋贸易的武装商队。
作为海盗出身、靠招安跻身官场的异类,他深知皇权是其合法性的来源。从五虎游击将军到南安伯,官爵的晋升为他垄断海贸提供了政治庇护。
但这种敬畏中夹杂着强烈的防备:
他始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