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一忙乱容易出错。
老爷子要跟着过去整顿整顿镖局。
周果歉意的很,“师父,真是对不住,你那么大年纪了,还要干活。”
老爷子不高兴,“我也没多大年纪,我要是能活八九十岁,还能活二三十年呢,你就那么想我早去了?”
周果没忍住笑出来,“不是,我这不是怕累着你了吗?”
老爷子一挥手,“用不着,也就是现在天下乱了,几条商路都被堵死了,要不然我高低得再去一趟京城,再去江南,江南那边,你是没瞧见,美啊,美的很!”
他这些年一直都没干活,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吃什么都有,绫罗绸缎没少过。
这样的好日子往前走十年,那是打破脑袋都想不出来的,平日也就做梦的时候敢想想了。
玩的多了,闲着还觉得无趣,能有这事,于他来说,也不错。
周果道:“那等过几年,我们都去江南看看,看看烟雨江南是何等的美景。”
十几匹马朝南河奔去。
南河秋收已经结束了,肥钱也都收上来了。
全子已经把这些都入了册。
她翻着账本,不由笑道:“南河就是南河,一个府城的收入差不多就能抵北地两个府城的收入了。”
康安跟宁平两处加起来,才有这收入。
这还是因为南河人手不够,不然起码能抵三个府城,南河果然富庶!
全子道:“是,我之前看到这个数字吓了一跳,反复对了好几遍才确定没出错,这边地势平坦,山少,确实适合种地。”
这批粮食没入库,现在堆在各个粮仓里,留下够各个庄子吃的,铺子里卖的后,就要南下。
正值秋收,那边那几处虽然不缺粮,但是多余的怕是没有多少。
这一批粮食是要留给前线的。
秋收后,钱多那里还没消息传来,也不知道今年秋收如何,要是不好,就还得运几次粮食过去。
她一边翻着册子,一边想着事情,看到账本上稻子的收成,一怔,一亩地五石三四。
她看着这个数字,问全子,“这五石三四是均产?”
“是。”全子激动地搓手,“今年我们的水田收成好的很,最好的地一亩地还有六石的,也有四石多的,但最多的还是五石五六斗,这个数在麦子地里,可是要最好的地才种的出来,稻子比麦子收成要高多了。”
一亩地能多出几斗粮食,那么大一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