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是这么多年培养出来的,干的一直就是跟人打交道的活,这方面又有天赋,钱多能跟他差不多,证明也不差。
癞子头看了她一眼,问道:“那大当家,你每天在干的是自己喜欢的事吗?”
周果一愣,接着笑起来,“当然,我要是不喜欢,也走不到今天。”
……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余下的麦子六天就收割完了。
最后收下来的麦子还在晾晒,周果就让癞子头一行人带着之前晾晒好的粮食南下了,“早去早回,秋收之后,又会有一批粮食南下。”
大军在南边,她得往那边多存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批粮食一去,剩下的粮食补充到各个粮铺,再给各个庄子留够一年吃的粮食 ,就不剩什么了。
但至少不用再从北地调,等到秋收后,还能有余力支持南边。
去年花费那么大的代价,南河这会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麦子收完了,她在各个庄子转了转,原本金黄的麦子地,这会地里只遗留了一地的麦茬子,以及隔壁的水稻。
麦子地今年收成最大的一块地,算下来亩产足足有五石九斗了!!
水稻还没这个产量。
这是整个南河收成最好的一块地,也是最肥的一块地,也就三十来亩。
要不是太少,她明年都想用来种稻子了,说不定稻子种上去 ,收成会更高呢?
全子感慨道:“这边的地是肥,北地种了几年的麦子,从来没有亩产那么高的,说出去都没人信!”
确实没人信,时下大部分人家收成也就三石多,就这,还是因为有了新粮种,有了肥,五石九,六石多么陌生的亩产量。
她把这块地单独劈出来,下次种的时候要分开,南河各个庄子收上来的好种子就有了用武之地。
粮食收完了,她召集南河大小管事,开了几天的会。
然后就是见不完的人,官场上的、大户、地主,甚至下面的农户,看看他们地里的收成。
每天从睁开眼到闭眼的这段日子,连喝口茶的功夫都是挤出来的。
说话太多,嗓子都哑了。
等所有的事情都办完后,一个月过去了。
她要赶回北地。
康安宁平这两地方,在秋收之前,她得下去看一看,每年必走的流程。
一年一年去的都是新地方,新村子,好些人虽然不识得她,但看着他们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