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眼”的秘境特性高度疑似。贾岛诗中的“马蹄腥”更是直接指向土地残留的诡异气息。
3.气氛异常:诗歌中普遍弥漫着一种超越普通死亡事件的凄凉、惊悚、不安和质疑感(李商隐的质问、杜甫的沉重、贾岛的冷冽),表明确实有某种“不对劲”的信息在当时流传,并被诗人们敏锐地捕捉到。
4.仪式关联:《长恨歌》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与“忽闻海上有仙山”的衔接,仿佛在暗示尸体的消失与某个秘境的存在有直接因果关系——这极可能是一场将“祭品”(贵妃)与“目的地”(昆仑黄泉眼?)连接起来的邪术仪式!
所有线索似乎都串联了起来。马嵬坡不是一个简单的悲剧地点,而是一个千年阴谋的起点和试验场。杨贵妃之死的真相,远比史书上的“红颜祸水”论要黑暗、复杂得多!
李炫站在马嵬坡的古驿道遗址上,指尖摩挲着那枚滚烫的“开元通宝”镇魂钱,铜钱入手冰凉,却隐隐透着一股异样的热度,仿佛有生命般在微微颤动。背面的符文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微光,那诡异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咒文,又像是某种未知的符号体系。这枚钱币如今在马嵬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便不断释放出异常的能量波动,仿佛活了过来。
“王队,这枚钱币......不简单。”李炫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
王队长皱眉:“不是唐代官铸的?”
李炫摇头:“官铸的开元通宝,材质、工艺、符文都有严格规制。但这枚......”他翻过钱币,指着背面的符文,“这符文,不是流通货币该有的。它更像是一种......法器。”
“法器?”王队长一愣,“你是说,这钱币本身带有某种术法?”
王队长坐在副驾驶,见李炫盯着铜钱出神,低声问道:“这钱有问题?”
李炫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闭上眼睛,指尖轻轻摩挲着铜钱的边缘。他的灵力缓缓注入其中,刹那间,铜钱背面的符文骤然亮起,散发出一股极不稳定的能量波动。
“不是唐代官铸。”李炫睁开眼,语气凝重,“这枚‘开元通宝’......根本不是朝廷铸造的钱币。”
王队长一怔:“什么意思?”
李炫将铜钱递给他,指着背面的符文:“你看,唐代官铸的开元通宝,背面通常是‘月纹’或‘星纹’,象征天象,但极少有这种复杂符文。而这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