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常规动力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厂长同志,我们需要你们的全面帮助,当前的千余名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力度也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你们能够再组织2000人团队,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派遣到南港造船厂进行工作,我可以做主将5艘30万吨油轮的建造,交给你们厂。”
李干迅速算了算,道,“每艘30万吨油轮造价大约是3000万美元,利润区间应该是在15%左右。”
那就是足足450万美元的利润了。
5艘就是2250万美元啊!
以黑海造船厂的能力,可以同时开工建造两条,最多24个月就能完成建造,也就是说,最多6年时间,就能完成5艘订单的建造。
在这个时间单位里赚取2250万美元,无论是对马卡洛夫个人还是对黑海造船厂来说,都是极为不容易的。
他们很清楚当前联盟的外汇储备是非常紧张的,大部分钱都用于进口粮食应对粮食危机了。
作为联盟里规模最大的造船厂,马卡洛夫认为黑海造船厂应当学习东大的经验,军民两条腿走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出一份力。
985厂的歼-10系列战机在全世界卖爆了,东大在军贸上的开放态度,获得了很多国家的欢迎,而这条路子,也给了苏维埃阵营的国家许多启发。
黑海造船厂不可能为其他国家建造军用舰艇,那么就只剩下高附加值的民用船舶可以选。
马卡洛夫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说,“组织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派遣出去工作,需要得到基辅和莫斯科的批准,我会尽量促成此事。”
李干也很爽快,他说,“什么时候确定,什么时候签署协议,全看你们的效率。”
“我明白。”
在乌克兰待了十几天后,李干带着GTD型大型燃气轮机、GTZATV-12-4型蒸汽轮机的全套技术,回到了南港。
作为重要配套,国家在南港造船厂边上,建设了南港船舶动力研究院,其中,从罗罗公司、通用动力引进的两款燃气轮机,就是交给该所研究的。
继续从乌克兰引进燃气轮机技术,是为了综合各方设计的优点缺点,搞出自己的、更好的大型燃气轮机。
李干在燃气轮机发展路线规划上提了明确的要求,要搞出一款能够通过不断改进、提升,来满足各型水面大中型舰艇的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