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可见这些糟老头子多难缠。”
陆近山想了想,说,“我的意见是,从他们内部入手,得先分化他们内部的意见。”
李干点头说,“我刚才就是在思考怎么样以魔法打败魔法。”
他看向林罗恒,问,“当年留苏回来的,肯定不止他们一派,老林,有没有跟他们学术上独立的?”
“有,太有了。”林罗恒说,“这么说吧,坚定站苏联这边的一派,认为苏联把路子趟出来了,我们照着学就是了,和他们持相反意见的则认为,应当综合考虑学习域外有益的经验,针对自身情况进行改进。”
李干总结道,“也就是保守派和改革派了。”
林罗恒点头说,“是的,可以这么说。”
李干问,“改革派谁扛旗?”
能在学术界扛旗的,那都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林罗恒想了想,说,“改革派比较松散,大家比较信服的是张老,张国宗。他是专门研究国际关系的,但是他反而是副业比较为人所致,他搞工业设计、城市设计很厉害。”
李干一锤定音,“陆局长,就找张老,现在就出发!”
事不宜迟,李干立即率领众人出发京城。
当天下午,京城二环。
此时还没几环几环这个概念。
踩着破破烂烂坑洼不平的小巷子,李干第一次对京城有了另一面的认识。
破破旧旧的皇城,在大规模基础改造之前,是真的一点儿也没有京城的样子。
转了二十多分钟,大概是深入到这片老居民区的深处了,目的地这才到。
饶是李干是开飞机的,也让这九曲十八弯的巷子给绕晕了。
挺大的一个大杂院,里面住了十几户人。
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张老师前几天才恢复工作,暂时安排在西脚房住,等他们学校的家属楼修好了,张老师一家老小就能住上小洋楼了,那可阔气!”
看到眼前这间小小的屋子,李干被震惊到了。
他如何也想不到,在世界上都是有名气的工业设计大师,研究国际关系的大专家,竟然一家人挤在七八个平米的小房子里。
所谓西脚房,是古代让门房住的地方,就是一间低矮的小屋子。
为了住下一家人,张国宗在外面空地砌了个小房子,他和妻子住里面,老人和孩子住在里面。
一大群人出现在这个大杂院里,立即引来了街坊邻居的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