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跑不到四百米,就达到了起飞速度,李干果断拉杆,战机起飞。
他习惯性地收起了起落架,打开加力开始加速爬升。
搞试飞的都知道,飞机首飞收起落架已经成了李干的标志性动作。
新机型首飞,为了避免出现起落架放不下的情况,通常是放着起落架飞行的,只要飞机有动力,起码能滑跑降落下去。
李干这个习惯,既是对军工人员有信心,也是对自己的飞行技术有强大的信心。
李干在天上做了好几组特级飞行动作,歼-10D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检验。
他飞了足足三十多分钟才降落。
下了飞机后,他对迎上来的人们说,“飞机的飞行性能比C型有明显的提升,大家干得不错!”
大家眉开眼笑。
因为不是新机型,并没有举行什么庆祝活动,最关键的是,时不常的就有新机型首飞,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
这是一个好兆头。
歼-10C风头正劲的时候,已然成为牛夫人了。
得到歼-10D首飞的消息,空军司令王海龙立即赶了过来,而且还亲自驾机飞了几圈。
这位司令员本身就是王牌飞行员,三十年前在朝鲜半岛上空,有多大9架敌机的击落记录。
他尽管已经五十多岁了,开起战斗机来依然是宝刀未老。
落地后,王海龙就在停机位那里,笑着对李干说,“飞机非常好,原订单的歼-10C就都转给海军吧,我们装备歼-10D。”
李干笑着说,“首长,这是肯定没问题的。我们针对海军的特点,对新批次的歼-10C做一些改进,包括防高温高盐。”
王海龙笑道,“你小子,总是能搞出点动静来。跟我说说你们第2试飞团飞行补贴的事,部队反应很强烈。”
李干一愣,说,“拉杆费?哦,这个,我们试飞员当前的工资太低了,985厂拿出一笔经费,按照飞行小时补贴试飞员。”
王海龙苦笑着说,“你这里一补贴,我就得给全军飞行员补贴,你小子啊!”
李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敢说话。
“说说吧,具体是个什么章程。”王海龙说。
李干说,“从发动机开车算起,到发动机关车,每个小时补贴3.5元。因为要统计发动机的飞行寿命,加上这个时间和飞行员执行空勤的时间相差不多,就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了。”
王海龙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