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别大喘气行不行?”
马文晟轻笑一声:“老夫不说没有把握的事情,刚刚仔细想了想,老夫哪怕还能再活二十载,也不能学会书中百一,若是要让全书贯通,老夫的孙子说不定可以。”
朱威又是一个白眼:“得嘞,你这老小子在京城待久了,也是个不知民间疾苦的主。”
“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老百姓这辈子,不管哪行哪业,自身从小到大主要做的就是一件事,要不然种地,要不然做工匠,只有在闲的时候才会选择去做别的事,没有哪个百姓一辈子能够又种地又炼铁的,所以啊…按照分章分卷,选择一些饱读诗书之人分别负责,而后再根据不同篇章,找寻不同行业的百姓配合,最后得出不管是读还是看,都能让百姓理解的文字,最后再整理成册发表。”
宋应星与马文晟对视一眼,都觉得可行,只不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宁夏读书人的水平,实在是有些不够看了。
在文人中流传一句话,那就是修书比写书更难。
因为写书只需要写书人理解就行,而修书则是要让修书人去理解写书人的意图。
双胞胎还心思各异呢,更何况旁人?
宋应星写的好,但是并非每一个人理解的意思都与宋应星一样。
当马文晟将这个问题抛出来之后,朱威翻了个白眼:“马老头,老子费尽心思给你拉来宁夏,你以为是为什么?除了你执政经验丰富之外,还因为你的身份和你的门生故吏多,这事儿你找我没用,找宋应星也用处不大,现在一切就看你的了,你若是能拉过来一些大儒,这事也就成了,你若是拉不过来人,老子有一万种方法让你遗臭万年!”
宋应星撇过头不想再看下去了,也不想再听下去了,朱威此时那嘴角好似那山大王一般,抢了个压寨夫人过来,还想要压寨夫人给嫁妆。
马文晟那胡子又开始抖了,朱威若是好好求他,说不定他还真的拉过来两个学生试试,可现在朱威这般模样,还拉什么?不拉他头上都已经是脾气好了。
就在马文晟想要发飙的时候,朱威悠悠的声音又传来了:“大同啊…大同,明明有好好的路不想着走,还天天说什么世道变了,哎呀呀…你说这事儿给谁说理去?”
马文晟咬了咬牙,朱威知道他最在意什么,也知道凭借宁夏的变化已经拿捏了自己,现在让他走,他都舍不得走。
既然如此,还能如何。
“好!”
这个好字,是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