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随即,他的目光,仿佛是不经意地,落在了那个一直安静地、站在郑芝龙身侧的小男孩身上。
“这位,便是爱卿的嫡子,郑森吧?”
“回陛下,正是犬子。”郑芝龙连忙回答。
“上前来,让朕看看。”
年仅八岁的郑森,虽然心中紧张,但良好的家教,让他并未失了礼数。他上前几步,学着父亲的样子,跪倒在地:“草民郑森,叩见陛下。”
“嗯,不错。”朱由检看着这个眉宇间,既有郑芝龙的英武,又有一种独特书卷气的孩子,眼中流露出一丝真正的欣赏。他温和地问道:“朕听闻,你在读圣贤书?朕便考考你,《论语》有云,‘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何解?”
郑森虽年幼,却毫不怯场,朗声答道:“回陛下,意为君子心中所思虑的,是德行与道义;而小人心中所挂念的,是乡土与私产。”
“说得好!”朱由检抚掌赞叹,随即又问,“那‘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又何解?”
“回陛下,意为君子心中所敬畏的,是法度与刑罚;而小人心中所期盼的,是恩惠与私利。”
“好!好一个虎父无犬子!”朱由检龙颜大悦,他看向郑芝龙,笑道:“郑卿,你为国操劳,戎马半生,却能将儿子教养得如此知书达理,深明大义,实乃我大明之福!”
郑芝龙心中一凛,连忙谦辞:“陛下谬赞,犬子愚钝,当不得陛下如此夸奖。”
“不,”朱由检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变得意味深长,“如此璞玉,若只留在这泉州之地,岂不可惜?”
他看着郑芝龙,缓缓地,一字一句地,抛出了他那份无法拒绝的“恩赐”。
“朕之太子,朱慈烺,年岁尚幼,正需寻觅品学兼优、忠勇刚毅的少年,以为伴当,共习文武。朕看郑森,就很好!”
“朕今日,便赐你郑家一份天大的殊荣——着郑森,即日启程,入京师【羽林卫学】,为太子伴读!与我大明储君,同吃同住,同学同寝,共沐皇恩,情同手足!”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郑芝龙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的第一反应,是巨大的、难以抑制的狂喜与荣耀!
太子伴读!这是何等样的身份?这意味着,他的儿子,将成为未来帝国皇帝最亲密的伙伴!他郑家,这个曾经被视为“海寇”的家族,将一飞冲天,与帝国未来的皇权,建立起最直接、最牢固的联系!这是他散尽万贯家财,都买不来的无上荣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