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开一个驿站,重点讨论的是‘转让驿站’”
下午苏茶没什么事,拿着电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研资料,从选址,租房,简单装修,到货架,快递处理仪器,设备,工人,取件快递员,快递资源的统筹和垄断,都做了详细的分析。
她平时干的就是会计,理论知识严谨,还时不时和各部门开会学习,虽然她不言不语的做透明人,可也学到许多实用的知识。
人与人的见识和层次有天壤之别,命运也不尽相同,这是一次三个人的机会,而大多数人,一辈子能遇到的命运转折机会最多也就一两次。
“说说你的想法。”刘潭州拿着资料翻看说。
苏茶拿着资料每一个都认真的和两人商讨。她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做出图解,她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做一个由一个点到全县城快递驿站体系,像连锁店一样有一套固定的模版,像肯德基,华莱士那种模版集团。
大林子给两人杯中添满水,做出饶有兴致的样子,其实心里不以为然。今天下午老公打来电话,说碰到了自己的一个同学,那个同学想在县城开一个快递驿站,正好可以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这让她心动不已。
在家里待了几年,就再也没有出去996的心气了,以前她也是在大公司打拼过的白领,项目好的时候也能开2万多的工资,可谓风光无限,可再有本事的女打工人一旦结婚怀孕生下孩子,就像被绑住翅膀的小鸟,就再也飞不起来了。手里的积蓄慢慢被两个孩子花完,她甚至生出了抑郁的念头。
有时候都想一走了之,抛下家庭独自去潇洒。可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她又只能继续默默忍受。
就她心里的认知,能在自己小区门口开个三五十平的小型驿站,能跟上班一样给家里挣点补贴就行,什么连锁,什么模板都是妄想。她早已过了做白日梦的年纪,不切实际的胡咧咧,就像开大会老板画的大饼,她一个字都不信。
三个臭皮匠,真当自己是诸葛亮?
“我们先做起一个成熟的驿站,大约投入需要3到5万,然后再转给其他人,只要快递资源足够,七八万绝对会有人来收。一出手,马上进行下一个复制粘贴。”苏茶侃侃而谈,这都是在公司里听各个经理开会的日常。
刘潭州笑起来:“有点像连锁店的模式。”
苏茶点头,“差不多吧。”
刘潭州说:“你能投多少。”
苏茶想了一下,:“初步准备投十万。”
“先集中精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