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刘三和圆脸这样的组合还有很多,一日之间,天子脚下不再是首善之地,到处都是逼良为奴的事情,这惹起了极大的议论,也引起了极大的愤慨,长安和万年两县首当其冲,上至县令下至小吏,都被骂成了助纣为虐的奸贼。
两县衙的人,懵懵然,不解老老实实的在衙门里坐着,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了众矢之的,等了解清楚情况后,更是懵逼和委屈。
从民籍改为奴籍,自有一套严苛的规矩和流程,哪是说办就能办的,这明显是在泼脏水,也明显是有宵小在挑拨民心。
长安县令和万年县令,亲自做出了解释,但他们的话却没人信,反而惹得百姓更为不满,认为是在把他们当傻子一样的糊弄,这使得抨击更为强烈,两个县令又气又恼,当即把手下人尽皆派出,四下搜寻着那些自称衙门中有人,可随意把良善之人变为奴隶的宵小。
这个傍晚,长安极其不平静,衙门中人四处出击,东西各坊都被翻了一遍,却未寻到什么端倪,恰在此时,有好心群众送来线索,说那些人都藏在平康坊的明月楼中。
明月楼,传闻是魏王的产业,万年县令有些顾虑,但长安县令却不怕,他亲自带人上门,将明月楼里里外外都搜了一遍,连茅厕都是没放过,但仍没抓住个什么。
动静闹得很大,却一无所获,在百姓看来,这就是贼喊捉贼,装模作样,两衙之人有苦难言,跟吃了苍蝇般恶心。
御史有着风闻奏事之责,眼下闹得群情激愤,这自是该要让皇帝知晓。
李世民翻看着折本,从字里行间,皇帝嗅到了熟悉的味道。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算是被李承乾掌握了精髓,论操纵舆论民心的手段,算是无人出其左右了。
闹得民怨沸腾,闹得议论纷纷,或许是迟迟见自己没有反应,所以想逼一把吧。
皇帝长吁一声,有些腰疼,有些头疼,但并不生气,因为,这是件好事。
~~~
雾气未消,天还暗着,今日是常朝,五品以上的职官才能参加,故而偏殿里的人不多。
或许是人少的缘故,也或许是都有心事,气氛有些沉闷,连带着空气都不怎么清新。
孙无忌伸着手,搭在火盆上。
褚遂良扫眼假寐的房玄龄,再看看左右,低声道:“相爷,您看今日的朝会,陛下可会再提废籍的事。”
此话一出,道道目光汇聚而来。
长孙无忌目不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