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m,深浅 0.137 mm,似墨迹在绢上晕开;河内浮有极小字句,皆使用者平生所读诗句,随呼吸闪烁。
2. 刃口
? 单原子级圆弧,却无寒光;光线触之即被“悖论折射”,折向持刀者视网膜,故旁人永远看不见锋刃。
? 当刀速突破阈值,刃口出现「极昼裂缝」——一条 1.37 cm 的纯白细线,像极北冰原上永不落的太阳。
3. 刀镡(镡)
? 椭圆,长径 3.7 cm,短径 2.2 cm;
? 材质:「情绪青铜」——铜锡比随多巴胺浓度实时变化,喜悦时泛蔷薇金,愤怒时沉铁锈红;
? 镡面浮刻「侠客行」微雕,共 137 字,随刀速逐字点亮,刀停即灭。
4. 柄(茎)
? 圆柱微锥,长 25 cm,锥度 0.137 %;
? 材质:「共振樱木」——木纹与使用者指纹同相,触感温润;
? 柄卷:无绳,仅以「情绪光丝」缠绕,颜色实时匹配心率:
- 60 BPM:月白
- 100 BPM:绯红
- 150 BPM:墨黑
5. 柄头(头)
? 一枚「览世珠」——直径 6.18 mm 的琥珀球,内封一滴使用者 7 岁时的泪液;
? 珠内泪液随挥刀次数蒸发,当完全干涸,刀会强制使用者再次流泪,以补全琥珀。
6. 刀鞘
? 无实体,仅以「刀形静域」悬停于左腰 1.37 cm;
? 收刀时,刀体化作「记忆水幕」贴附静域,外观如一道被时间遗忘的雨痕;
? 拔刀瞬间,静域向内坍缩,发出“无声之啸”——所有旁观者会同时失聪 0.618 秒。
──────────────────
四、体感悖论:重若千钧·疾似流光
? 主观阻力:
持刀者每次起势,肱桡肌纤维产生 137 % 最大收缩力,仍觉刀未离鞘;
此阻力为「心理拟重」,源自刀对“挥动意志”的量子反演。
? 客观速度:
刀路已掠,风压未生;目标裂口在 0.000618 秒后显现,而持刀者肌肉记忆仍停留在“未挥出”瞬间。
? 旁观者效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