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航道!”他的船底绑着自制声呐——用汽车倒车雷达改装的探鱼器。
深夜的难民营,3辆油罐车悄悄停靠在废弃学校。
李墨飞用热成像仪观察到,难民正用金耳环兑换5升装的淡水桶。黑市贩子沙希杜尔的检测仪显示,这些所谓“深层地下水”的砷含量超标23倍。“印度边境运来的,$5/升。”他咧开缺牙的嘴,“比瓶装可乐便宜。”
卫生所的记录触目惊心:过去两周霍乱病例增加470%,护士阿米娜展示着变异的霍乱弧菌培养皿。“在咸水中存活时间从12小时延长到48小时。”她将漂白粉倒入蓄水池,“政府配给量只够消毒30%用水。”
李墨飞在垃圾堆发现惊喜:儿童用可乐瓶和保鲜膜制作太阳能蒸馏器,虽然日产量仅50ml,但含盐量降到0.5g/L。他当场画出改进方案,用渔船引擎余热加速蒸发,效率提升至4L/小时。
次日的暴雨加剧了混乱。
萨米娅跪在泥浆里,指甲缝里塞满了发黑的腐殖土。她扒开被咸水泡烂的稻秧,指尖突然触到一簇坚硬的根须——三株野生水稻的根茎像铁丝般盘曲着,深红色的根系在浑浊的水中倔强地立着,像是从末日里伸出的手指。
“李博士!快看这个!”她抓起一株稻苗,叶片边缘结着盐霜,叶脉却泛着不正常的暗红色。泥水从她颤抖的手腕滴落,在笔记本上晕开了潦草的字迹:“7月22日,涨潮时间提前40分钟,PH值突破9.2……”
李墨飞踩着没膝的咸水冲过来,防水靴搅起一串泛着油光的水泡。远处浮岛的钢架在暴雨中发出呻吟,倾斜的试验田像一块即将滑入深渊的棺材板。他抓过稻苗对着手电筒光——叶片背面密布着细小的结晶,像撒了一把碎玻璃。
“这是野生稻的应激反应,”他嗓子发哑,“它们把自己变成腌菜也要活下去。”
暴雨抽打着防水布,卡西姆带着工人用麻绳捆住最后一排钢架。渔民贾拉勒的船队突然从雨幕中钻出来,木船撞在浮岛边缘,震得所有人踉跄着抓住钢索。贾拉勒赤脚跳上浮岛,腰间缠着浸透海腥味的棕绳。
“让开!”他推开工程师,将棕绳死死勒进钢架接缝,“你们那些塑料绳子见鬼去吧!这是用椰壳纤维搓的,泡十年海水也烂不掉!”
女人们顶着陶罐从船舱钻出来,罐子里黏稠的棕榈糖浆冒着热气。她们把糖浆浇在钢索锈蚀处,贾拉勒咧嘴一笑:“海蛎子最爱这玩意儿,过几天就能长出一层钙壳,比你们买的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