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罗毕、圣保罗的服务器同时亮起红灯,这是自气候法庭成立以来首次触发三级警报。
艾瑞克的雪地摩托在冰架边缘急刹,防滑钉在冰面犁出十米长的沟壑。
某国“极地开拓者号”破冰船正在撞击冰架,船艏的锰钢装甲与蓝冰碰撞出蓝色火花。他架设的高速摄像机捕捉到微观画面:每次撞击都会在冰体内部产生30cm长的剪切裂隙,这些损伤会在-20℃的环境中以每天2.7mm的速度自我修复——但破冰船的撞击频率是每小时12次。
“看这个!”助手安娜递过辐射检测仪。船尾排放的放射性废水形成直径200米的荧光漩涡,锶-90的β射线正将冰架底部的硅藻群成片杀死。艾瑞克突然跪倒在地,他的盖格计数器检测到左脚靴底沾染了铀-238微粒——这是破冰船反应堆冷却剂的独特标记。
当无人机冒险飞近船体时,热成像仪发现惊人画面:货舱内堆满共振发生器零件,这些银灰色装置与3个月前冰洞里的设计图完全一致。艾瑞克立即启动卫星链路,将实时画面直传联合国海洋法庭。
帝企鹅EP-219的追踪芯片在凌晨三点十一分停止信号传输。
陈曦调出生命体征的最后记录:胃温从38℃骤降至29℃仅用了23分钟,GPS坐标锁定某国废弃油库的冰封泄油口。她启动水下机器人拍摄的画面令人窒息——EP-219的尸体卡在泄油管滤网上,喙部还叼着半条磷虾,虾壳上的放射性同位素浓度超标4700倍。
李墨飞在冰穹C架设次声波阵列时,突然收到这段影像。他认出泄油管上的锈蚀编号:XT-1980-07,这正是德克萨斯石油公司1980年在南极使用的钻探设备编号。当他把这个发现输入气候犯罪数据库时,区块链自动生成不可篡改的关联证据链——从冻土病毒到企鹅死亡,跨越45年的生态屠杀被彻底揭穿。
李墨飞将EP-219的数据流刻入冰层时,冰镐突然被震飞。
冰原深处传来的轰鸣不再是管风琴般的低频震动,而是尖锐的金属撕裂声。他扑向地震监测仪,屏幕上的波形图显示:冰架基底正在经历7.3级剪切应力,这是某国共振发生器引发的谐波共振。
亚诺玛米长老雅伊拉发来紧急通讯,她手中的桦树皮年鉴突然渗出黑色油脂——这是石油公司在1985年泄漏的原油,此刻正从冰层解冻的裂隙中渗出。渔民佩德罗的船队监测到南极磷虾群集体北上,这是冰架崩塌前最后的生物预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