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将导电地衣压入树皮,制成首枚生物监测芯片。当芯片贴在红木树干时,李墨飞的平板电脑接收到实时数据流:树液pH值、木质部含水量、光合作用速率……
“比卫星准。”玛尔塔对比着政府数据库,“误差率从19%降到0.7%。”她没注意到,树皮芯片的藤蔓固定绳正渗出淡红色汁液——这是地衣在分泌毒素,警告附近有非法砍伐者。
项目发布会当天,交易所的电子屏突然播放伪造视频。画面里,李墨飞“承认”树皮芯片数据造假,背景是佩德罗的咖啡庄园。卡瓦尼冲上台,将树皮芯片贴在摄像机镜头上。实时监测数据瞬间覆盖了伪造画面:显示该摄像机所在房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超标3倍。
“他们在用空调废气伪造户外数据!”玛尔塔拔掉电源插头。混乱中,李墨飞发现佩德罗的保镖戴着抑制地衣活性的铜质手环——这是对抗生物监测的反制措施。
最终摊牌在雨林法庭进行。李墨飞出示213圈年轮的碳沉积数据,与政府卫星影像逐帧比对。佩德罗的律师团搬出二十箱“有机咖啡豆”,声称其碳足迹经过国际认证。
雅伊拉长老突然敲响树皮鼓。鼓点通过地下菌丝网络,激活了埋在各伐木场的树皮芯片。三百公里外的红木林实时数据涌入法庭屏幕,年轮碳汇量与咖啡豆产量呈现完美的负相关曲线。
玛尔塔的工装裤上沾着木屑,她将冲击钻对准红木虬结的树干。随着螺栓旋入年轮的轻微震颤,那块刻着认证编号的钛合金铭牌便牢牢嵌在了树皮间。三米外,便携式检测仪的屏幕上,代表土壤固碳量的绿色波纹正在缓慢爬升。
“这是第一棵拥有独立监测系统的古树。”她擦拭着额角的汗,对正在整理生物炭的李墨飞说。改造后的车间里,原本用于焚烧枯枝的炉膛现在连接着冷凝管道,焦黑的木炭碎屑正从传送带末端簌簌落下。
卡瓦尼从雨林深处走来时,腰间挂着的树脂容器叮当作响。这位混血工程师解开防水布,露出用树皮纤维编织的监测传感器——用古柯叶萃取的生物胶封装电路,表面还保留着树皮的天然纹路。正在剥巴西坚果的亚诺玛米长老站起身,枯槁的手指抚过那些缠绕着彩色羽毛的旧图腾。
“每个传感器能监控半公顷林地的碳通量。”卡瓦尼用图皮语解释着,将新型设备放在芭蕉叶上。年轻猎人们凑过来触摸温润的树皮外壳,女人们则围着闪烁蓝光的定位指示灯发出惊叹。当平板电脑显示出三公顷雨林的实时碳汇数据时,长老用赭石在契约上按下了手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