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西姆在甲板上用鲸骨占卜,骨面裂纹与地震波形完美重合:“祖先说过,当海底巨兽翻身时,鲸歌会变得急促。”
仿佛在印证他的话,声呐屏上的鲸群突然加速,歌声频率提升到23赫兹。
三艘科考船在暴风雪中展开联合行动。陈曦指挥吊放深海机器人,艾瑞克校准声波发射器,李墨飞则通过鲸群定位甲烷喷口。当第一头座头鲸在目标海域跃出水面时,所有仪器同时接收到高强度生物声呐信号。
“它们在下潜侦察!”陈曦的声纹图谱显示,鲸歌脉冲正在测绘海底地形。李墨飞将数据流导入建模软件,生成的三维地图比军方声呐还精确12%。
卡西姆用鲸油润滑着祖先传下的鱼叉,突然将它插入甲板缝隙:“这里,下一个喷口。”
莫斯科传来的最后通牒在凌晨两点抵达。瓦西里在视频中举起冰芯样本:“你们的声波屏障干扰了我国海底资源勘探。”他身后的实验室里,俄罗斯科学家正在用高压装置模拟甲烷开采。
李墨飞调出实时监控:“贵方钻探作业已引发17处甲烷泄漏,相当于每年排放480万吨二氧化碳。”画面中,鲸群正用身体阻挡钻探船航道,幼鲸的皮肤被螺旋桨刮出深深的血痕。
卡西姆带领族人用鲸脂胶合剂修补破损的声学浮标。当俄罗斯巡逻艇逼近时,老人将加热的鲸脂泼洒在海面,零下30℃的寒风瞬间将其凝固成白色屏障。瓦西里在望远镜里看到,座头鲸群正在屏障后方排列成楔形阵列。
“这是非致命防御工事。”李墨飞在国际频道解释,“鲸脂屏障会在8小时后自然降解。”
艾瑞克监测到,俄罗斯声呐操作员悄悄调整了频率——新的脉冲信号正在模仿座头鲸的求偶歌。
12面国旗在零下30℃的寒风中冻成钢板,旗杆底部的融冰装置勉强维持着布料的轻微摆动。李墨飞的手指在签字笔上僵住,墨水在笔尖凝结成冰珠。卡西姆从鹿皮袍中掏出鲸骨刀,刀刃划过协议封面时发出的摩擦声像砂纸打磨冰川。
“用这个。”老人将刀柄塞进李墨飞掌心。刀锋切入羊皮纸的瞬间,监测屏上的声波屏障频率曲线突然跳动,与刻痕的锯齿状纹路完美同步。俄罗斯代表瓦西里皱眉盯着实时投影,他手中的钢笔在冻僵的墨水瓶里搅出冰碴。
卡西姆的骨刀在协议扉页刻下第七道图腾时,挪威代表桌上的咖啡杯突然炸裂。飞溅的液体在半空中冻结成冰锥,其中一根擦过瓦西里的袖口,割裂的防寒面料露出内衬的貂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