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层的指纹信息正在丢失!”黄娅娅举起光谱仪,漆盒表面327个DNA标记正以每秒2个的速度湮灭。这些用《髹饰录》“血髓”工艺封存的生物信息,每个都对应一位明代匠人的生命编码。她突然跪倒在地,腕间的生命监测环爆出红光——其曾祖父参与抗战文物南迁的基因记忆被激活。
李墨飞拿出了一个写满公式的表格,“这是根据建筑结构和文物分布做出的评估,如果我们优先加固承重墙和屋顶,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他的手指在表格上划过,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这就是你的方案?用冷冰冰的数据来决定文物的命运?”黄娅娅几乎要喊出来,“这些文物不是实验室里的样本,它们是有生命的,有历史的!你不能只看数据,忽略了它们背后的文化价值!”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仿佛林然的理性是对历史的背叛。
大宫管理员陈启明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他看着李墨飞的方案,又看看黄娅娅焦急的样子,沉默了很久。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仿佛这场灾难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李博士的方案有科学依据,能保护建筑的整体结构。”管理员终于开口,“但黄记者说的也有道理,每一件文物都是无价之宝。”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深深的矛盾,仿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找不到平衡点。
他抬头看着两人,“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先加固关键部位,同时组织更多人力去抢救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文物。”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仿佛希望两人能够放下分歧,共同面对这场灾难。
“用这个!”陈启明扯开衣领,锁骨下的刺青突然渗血。那幅用纳米墨水纹刻的《河防一览图》,此刻正与暴雨中的甲烷结晶发生链式反应。全息投影显示,其皮下植入的量子芯片含有大宫建筑群的遗传密码,Y染色体端粒长度仅剩19%——这是守护者血脉的倒计时。他用力砸碎地砖,铅盒中的《工部紧急条例》羊皮卷遇水膨胀。纳米修复剂突然自组织成明代"鹰架"结构,其荷载系数竟与区块链记载的现代工程数据量子纠缠。林然发现,那些被市长办公室删除的防腐方案,此刻正以霉斑形态在梁柱上重生。
当黄娅娅试图抢救漆器时,纳米手套突然腐蚀穿孔。质谱仪显示,雨水中的微塑料颗粒构成与《景德镇陶录》釉料配方惊人相似。漂浮的修复机器人正被明代矾红彩吸附,在文物表面形成量子锈蚀层。“我们在用21世纪的技术加速17世纪的腐败.……”李墨飞苦笑,声纹解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