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往外走,正好宋抱薪到来,便一起来到船上。
宋抱薪:“属下需要资金。不是,是日月商会应该准备资金。会长当年预见的事情已经初见苗头,我们应该可以收购码头了。”
简植:“哦?说说。”
宋抱薪:“合作小港口倒闭很多。幸运的沦为了渔港,位置实在不好的直接就荒弃了。大中型港口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一年以来,远洋海船越来越多,但是基本上都是从南洋直接到欧洲的。这些港口大部分都沦为了货源供应地,没有转口贸易的巨额利润支撑,本地货源又卖不上高价,聪明的富商已经开始提前撤出投资。据我所知,他们要去南洋购买海船,替代他们的三角帆船和桨帆船。很明显,他们要放弃海陆混合的行商方式,转而投入到绕过好望角的海运上去。”
简植看向李建德:“张汝厚张大当家的怎么样了?”
李建德:“亦商亦盗,还是老样子。林福在新广州,他们的联络人还在这里。张汝厚的老窝在哪不知道,不过林福肯定能找到他。”
简植:“等阿拉伯的海船开始进入非洲海岸,张大当家就应该出手了。”然后又转向宋抱薪说:“对大、中型港口,你有什么计划?”
宋抱薪:“原计划应该收购。现在他们自己也知道前景渺茫,正是压价收购的好时机。”
简植坐在椅子上,用手捏了捏鼻子山根:“不不不,计划应该修改一下。我看过你的港口资料,大型港口的兴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或者说某一项优势就能形成的。要不然是天然深水良港,要不就是身后的陆路交通便利,或者天长地久,本身港口的人口就具有数量优势,如果这几点都具有了想不发达都难。我看资料中有一些港口咱们只租赁了码头,整个港口还是当地人在控制,是吗?”
宋抱薪:“是的。这样的港口有十四个,都是早就繁华的大港。当年谈判艰难,只能退求其次,所以只租赁一个或者两个码头。”
简植:“我会整合商会资金,建德出面收购。你二人找好机会,目标就是这十四个港口。苏伊士运河的修建还没有传播开来,等这里的富商转投大型海船的时候,张汝厚会给予他们打击。中型港口就留给阿拉伯人吧,毕竟掐死了他们的赚钱道路,他们会拼死抵抗。留给他们,他们还可以给咱们的大型海船汇集物资。等他们反应过来财富缩水时,咱们也控制住了大型港口。‘人口计划’中,最大的孩子已经十四岁了。再过两年,那帮孩子就是下了山的幼虎,到时候他们就翻不过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