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这时,商会送来了李建德和宋抱薪的信。
两人需要简植到锡兰去,西洋的事情需要简植。
——————
航海日志:洪武十五年五月初十,西历1382年。海上云从号进入锡兰芒果树港口。
因为加工业的需要,芒果树港口已经向内陆延伸出去两公里。从海港望去,远处的坡地上已经全是房屋。
在港口边上的一个房子里,简植、李建德、宋抱薪见面落座。宋抱薪和日月商会的关系,还需要遮人耳目。
宋抱薪:“四海商会控制下,一共有七十四个港口或港口内的码头。这些港口码头都已经运营了,总造价一千五百万金船洋。其中四海商会投入四百万金船洋,其余的都是合伙人投入。合作银行或大或小,在各个港口已经铺开。是不是开始第二步计划,还请会长定夺。”
简植看向李建德。
李建德:“算上这个港口,日月商会控制的一共七个港口。从码头到库房的小火车已经在使用,总商会提供的空中旋转的塔吊已经到港。什么时候开始升级,请老师告知。”
简植看向宋抱薪:“他们对小火车有什么反应?”
宋抱薪:“港口大小不同。帕特南港、比伯沃港、根德拉港、加西姆港、赛格尔港,还有一些大港口,已经询问我购买小火车的渠道。小一些的港口有的望洋兴叹,有的兴趣阑珊,他们买不起。在港口和码头的改建时,小港口就已经在四海银行贷款了。虽然他们的生意不错,那也需要三到五年才能还的清,现在他们可没有抵押再借钱。”
简植抬起手指挠太阳穴,想了一会,说:“那就是说大港口还有钱。”
宋抱薪:“是的。大港口不只是富商兴建,还有邦国的势力在里面。”
简植:“大港口的位置都比较好吧?”
李建德抢着答:“是的。最早查探港口虚实的时候,这些大港口就在视线中了,仅次于咱们选中的六个港口。”
简植:“小港口以后考虑,先让大港口买小火车。火车轨道是固定的,港口有几个码头就需要几条道线、几辆火车。这也是个大数字,让大港口先跟上来。夹在大小港口之间的中型港口什么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
宋抱薪:“如果做个区分的话,在修建码头的过程中,小港口的贷款占总造价的五到六成。中型港口占三到四成。大型港口贷款极少,大部分都是当地商会自筹。按照这个数据,中型港口数量最多。七十四个港口中,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