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他向法兰西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对第三经济银行的全面收购要约,并在媒体上向所有股东和公众宣布了这一消息。其目标是收购64.99%的股份,刚好达到法兰西规定的上市公司最大持股比例。直到这时,法兰西商界及部分财经新闻的关注者才意识到,他们国内的一家优秀银行已被一位香江富豪收购。此事虽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但反响 。法兰西在金融方面相对保守,但民众对外国人收购本国银行的态度颇为开放,大多只是以调侃的口吻评论:“亚洲人真有钱!这一定是矮个子的霓虹人吧?”
在当时的欧洲和米国人眼中,拥有如此财富的只能是霓虹人。甚至很多人看到“香江”二字时,误以为这座城市属于霓虹。毕竟,那时的亚洲,只有霓虹经济较为发达。东国的真正崛起是在21世纪,尤其是2000年以后。而在经济上,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一直领先世界的,是霓虹国。霓虹接受了欧美大量的产业转移,加之当时国民的勤奋,使其在经
济上处于强势地位。然而,这种强势仅限于经济领域。在军事和政治上,霓虹只是个小角色,是米国在亚洲的棋子。平时用以防范亚洲的红色大国和边境上的红色毛熊,必要时则成为米国的牺牲品。可怜的小霓虹,始终矮人一等。
这一点,当时的霓虹人并未意识到。直到十年后的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倒退二三十年,大多数霓虹人才开始醒悟。之后,经济一蹶不振,连续四十年几乎毫无变化,国民精神也逐渐萎靡。
进入21世纪后,国人眼中可笑的躬匠精神逐渐显现。
秦安成功收购第三经济银行并出任董事长,但他并未改变该银行的政策和发展方向,因为查理曼任期内,银行发展良好。他担心随意改动会引发法兰西人的不满,招致相关部门介入,引发动荡。不过,秦安在一些细节上做了调整。
他收购第三经济银行,不仅看中了其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该银行持有标准渣打银行集团的大量股份。临近年关,秦安远赴欧洲,主要就是为了这些股份。成为董事长后,他首先将第三经济银行持有的标准渣打银行集团股份,以市场价转给自己旗下的公司。这一操作后,秦安及其香江财团共持有标准渣打银行集团36.7%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此事已无法隐瞒,标准渣打银行方面和英国方面都迅速得知了消息。在伦敦,劳伦斯家族位于郊外的豪宅迎来了一批批客人。科里·劳伦斯面色阴沉地迎接他们,因为他深知,在秦安针对标准渣打银行集团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