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上市,法国对此类收购并不敏感。
恰逢法国推动金融改革,得农业信贷银行支持,加之第三经济银行内部人士查里曼·莱斯的倒戈,秦安仅五天便掌控了第三经济银行51.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借此,他直接或间接控制了标准渣打集团36.78%的股份,全面要约收购指日可待。
收购第三经济银行股份的过程异常顺利。
正如秦安所言,这两年法兰西正逐步推行金融革新,放宽对银行业的管制。
戴高乐时期的经济政策效力渐减,高卢国的投资氛围正经历重大变革。
此时的法兰西,积极拥抱外资涌入,尤其是金融与银行这类受政策影响显着且不妨碍国防与科技安全的领域。
有投资者愿涉足拥有特殊金融许可的银行,法兰西非但不设障,反而持欢迎态度。
尤为关键的是,时值1980年,距红熊解体尚有11载。
历经苏攻美守时期,世界正步入数十年来最为宽松、自由的阶段。欧美为与红熊争夺全球影响力,对除红熊和内地外的资本主义国家及第三世界国家持开放态度。
米帝的世界领袖形象,亦是因红熊竞争而刻意打造。
此时,即便是亚洲投资者,只要资金充裕,欲赴欧洲或米国投资,除国防相关领域外,几乎无障碍。
半导体这类高科技行业,同样欢迎除红熊和内地外的资本。
法兰西第三经济银行,虽名含“第三”,实则仅为中小商业银行规模,同类银行在国内众多。
秦安收购其一,并不引人注目。
抵法一周后,秦安正式提出全面收购第三经济银行的意向,当时已持股55.65%。
“第三经济银行当前股价48.5新法郎。”
“将以溢价10%,即每股53.35新法郎的价格,向全体股东发起全面收购。”
全面收购上限设定为66.5%,因65.9%为法兰西现行商业政策中的持股限制。
按法兰西规定,持股超三分之二即需全资收购。
然而,法兰西商业法律中存有一项矛盾条款:任何银行或公共服务类公司必须拥有50个以上股东,即无法独资控股。
故而,秦安目标为绝对控股,而非全资收购,66.5%即为所求。
第三经济银行的股本约为11亿股,若以53.35新法郎的收购价计算,预计需560至590亿新法郎完成收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