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股权稀释,张玉良成大股东,但约翰·马登仍掌会德丰。
1972年,借夏利文发展公司之力,于港九开发多处物业。至70年代,会德丰已成为香江主要地产商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日,约翰·马登之子乔治·马登,代表马登家族与会德丰英资势力出席会议。
会德丰曾作为英资四大财团之一,几欲超越怡和,成为香江之首,但未果,渐趋衰落。加之约翰·马登与董事会萌生撤离之意,虽盈利主要来自香江,却心向别处。
会德丰拥有200余家子公司,业务广泛,但核心仍为航运,以备随时撤退。
1967年沙漠战争爆发,埃及封锁苏伊士运河,欧亚航线延长,油轮需求激增,航运业迅速发展,各大船王在此期间积累巨资。
1972年,会德丰重组旗下钢业有限公司为会德丰船务国际,专注航运。1974年,与世界船王包玉港合资成立会德丰有限公司,持股51%。
然而,同期石油危机爆发,苏伊士运河重开,会德丰1973年盈余达1.8亿港元,次年降至6900万,再次年更跌至2900万。
至此,会德丰掌舵人约翰·马登兴趣索然,安排怡和、置地两大英资公司于1976年10月21日提出收购会德丰。
这一消息震撼了整个市场,若收购圆满落幕,怡和集团的势力将凌驾于汇丰之上。
一九七六年,得到汇丰巨额注资的和记黄埔,于十月二十六日迅速宣布加入这场收购较量。
此乃汇丰为阻挠怡和集团夺得会德丰而发动的攻势。
这也是数年前,英资财团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内讧。
期间,众多英资与华资公司频传收购意向,真假难辨的消息层出不穷,为香江的上层人士与民众呈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商业收购盛宴。
最终,同年十二月,会德丰、怡和及置地商定,若十日内无法达成共识,收购计划即告吹。
这场收购大战终因多方激烈竞争而以失败告终。
汇丰笑到了最后,它成功扞卫了自己作为香江最大集团的地位,即便是怡和集团也难以撼动。
然而,一九七六年的香江经济回暖,地产市场再度蓬勃,会德丰的地产业务得以扩张。一九七七年,它与港灯在北角合作开发了富泽花园一期,同时在荃湾、新浦岗建造工业大厦,集团资产大幅增长。
但会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