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了其他富豪的兴趣,纷纷参与进来。包玉港道:“换作他人说一年赚百亿,我定不信。但秦兄的话,这数字似乎还谦虚了!我猜这个。”他伸出两根手指,“至少二百亿!”
“哈哈,我赌最少二百三十亿!”郑裕桐附和道。
“三百亿以上,四百亿以下。”李兆吉,这位股市操作高手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二百三十亿。我看过秦兄公司的年报,新和记黄埔年中利润就有五十亿。”另一位富豪说道。
“我猜二百八十亿,没数据,就凭直觉。”
“一百亿如何?”
“我也猜一百亿。阿四说的三百多亿太离谱了。在座除秦兄外,咱们所有人的生意加起来,一年也难赚三百亿吧?”
十余位身价超二十亿港元的香江富豪,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测。最终,董一东苦笑摇头,望向始终微笑的秦安:“好了,各位也猜得差不多了。秦生,你直接告诉我们吧。说实话,好奇的不仅是我们几个,整个香江恐怕都对此事兴趣浓厚。”众人闻言点头。
“对,没错。这事要传出去,肯定是个大新闻!”
“报道一出,和记黄埔的股价又要飙升了!”
“不用报道就已经热度不减。现在和记黄埔市值超千亿港元,香江上市公司前五名,其余四家加起来都比不上新和记黄埔。”
“确切说是一千二百八十五亿港元,早上开盘时我查过了。”
“是啊,我觉得到明年底,新和记黄埔市值或能突破二千亿港元……”
众人议论纷纷,讨论愈发热烈。董一东心中无奈,他们这些在香江备受尊崇的人物,在秦安面前却如普通八卦者一般。
在秦安面前,我们这群人,无论是资产还是能力,都显得平凡无奇,仿佛普通人一般。正因如此,我们在他面前才有此表现,这是显而易见的对比。董一东见状,打圆场道:“各位,别再议论了,我们还没弄清楚秦安这一年的确切收入呢。”众人闻言,这才停下,面带好奇地望向秦安。待众人安静下来,秦安轻笑摇头:“蕾生猜得最接近,我确实赚了100亿。”此言一出,众人既惊讶又略感失落。
100亿的利润,在1979年这个时代背景下,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毕竟,当时年营业额能破百亿的寥寥无几,如包玉港和郑裕桐之辈,也不过是营业额过百亿,利润更是远不及此。在场富豪中,去年毛利超20亿的也是屈指可数。毕竟,1979年的香江,还未成为国际知名的金融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