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带来的暖意,在赵淑芬和赵小丽的心里烘着热气,但这股暖意,并不能解决眼前的难题。
羊城的摊子,已经铺开。
订单、报关、船运、对接客商……千头万绪,桩桩件件都需要人去落实。光靠她们母女俩,迟早要被活活累垮。
找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大管家”,已经迫在眉睫。
标叔倒是尽心,第二天又领来了一个。
这次的候选人叫吴德明,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白衬衫扎在西裤里,看上去人模人样。
一坐下,他就开始滔滔不绝,等他说完,赵淑芬慢悠悠问了一个问题。
“吴先生,假如我们有一批货,明天就要上船去新加坡,但是海关那边突然说我们的批文里,有一个印章的颜色浅了零点五度,不合规,要打回去重盖。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这……这个……按照流程,我们应该立刻派人带上文件,返回红星市的主管单位,重新盖章,然后再……”
“等你的章盖回来,船早就开到马六甲了。”赵淑芬淡淡地打断了他,“客人的档期是定死的,错过这一季,我们赔掉的不仅是钱,还有信誉。”
“那……那……这不合规矩啊,海关那边怎么会……”吴德明额头开始冒汗,眼镜后面的眼神有些慌乱。他懂的是书本上的理论,是画在纸上的蓝图,却从未处理过这种混杂着人情、规矩和意外的烂事。
“谢谢你,吴先生,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我们考虑一下。”
这句“考虑一下”,就是送客的信号。
吴德明一走,赵小丽就忍不住叹了口气:“妈,这个人也不行啊。”
“眼高手低,夸夸其谈。”赵淑芬的评价一针见血,“他想的是怎么摘桃子,而不是怎么栽树。我们的庙太小,请不起这种大佛。”
母女俩正发愁,标叔又打来了电话,语气里带着几分歉意和犹豫。
“阿芬啊,真是对不住,给你介绍的这两个人,都不太合适。”
“标叔,你别这么说,你已经帮了我们大忙了。”
“唉,羊城的人才,要么在国营大厂里捧着铁饭碗,要么自己当了老板。想找个有本事又肯替人打工的,是难。”标叔顿了顿,“其实……还有一个人。本事是肯定有,十三行这一带的门道,他比谁都精。就是……脾气不太好,而且,人家未必肯干。”
“哦?”赵淑芬来了兴趣,“什么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