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鱼,他是要看看,我们自己,会不会织网。”
是的,没人会平白无故地帮你。
当务之急,是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她们找中介看了几处房子。那些稍微像样一点、能当办公室的地方,租金高得吓人。
“妈,这也太贵了!咱们有钱也不能当冤大头啊!”
赵淑芬却不急不躁,干脆放弃了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写字楼,反而带着女儿,一头钻进了一片充满了年代感的骑楼老街。
这里的路面是青石板铺的,道路两旁的楼房,一楼都向内缩进,留出了一条可以遮阳避雨的走廊。
最终,赵淑芬的目光,锁定在一栋二层的小楼上。
这栋楼有些年头了,墙壁斑驳,但结构很完整。临街是一楼的铺面,卷帘门拉着,二楼有窗户,可以住人。最难得的是,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天井和独立的后院,可以当仓库,也可以做个小厨房。
房东是个胖乎乎的本地阿婆,见她们是外地人,狮子大开口,报了一个不低的价格。
赵淑芬也不还价,只是笑着跟阿婆拉家常,问她家里的儿子在哪高就,女儿嫁去了哪里,又夸她的气色好,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
半个小时后,阿婆被哄得眉开眼笑,主动把租金降了两成,还答应帮她们把水电都接好。
签完合同,拿到钥匙的那一刻,赵小丽还有些恍惚。
她看着眼前这栋略显破败的小楼,再想想之前看的那些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赵淑芬看出了女儿的心思。
她用钥匙打开了铺面的卷帘门,带着女儿走了进去。
“小丽,记住。”
“门面是给外人看的,里子才是我们自己的。”
“那些租金死贵的写字楼,漂亮是漂亮,但屁用没有。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给别人看的空架子,而是一个能开店、能住人、能放货、能让我们先生存下来的地方。”
“新地方,创业初期,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这是赵淑芬来到羊城后,给女儿上的,关于“务实”的第一课。
在羊城的第一个夜晚,小楼里家徒四壁。
母女俩简单地用水把一楼二楼的地板擦了一遍,准备将就一晚。
窗外是陌生的街景,耳边是听不懂的方言。
赵小丽躺在冰凉的地板上,看着天花板上剥落的墙皮,心里被一股巨大的不安和惶恐包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