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存根。
- 当虚拟兄妹在全息投影里相拥时,他们手中的实体粮票突然发出共鸣,
- 粮票链自动生成了一份“时光认亲证书”,
- 证书上的每个像素都是由全球网友捐赠的“祝福粮票”组成的。
“你看,”奶奶摸着爷爷的算盘,“当年咱用粮票换爱情,现在孩子们用粮票链换亲情。这破算盘珠子,总算没白打三十年。”
爷爷嘿嘿一笑,突然拨动算珠,屏幕上的虚拟粮票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心形,中间写着:
“老婆子,下辈子咱还拿粮票换冰棍吃!”
2003年的中秋节,王奶奶家搞了个“跨时空团圆宴”。
晓芸通过粮票链的“时光接口”,把在火星出差的孙子、在月球种菜的曾孙女都“请”回了虚拟客厅。
- 奶奶做的实体月饼刚摆上桌,粮票链就自动生成了它们的虚拟孪生体,
- 月饼上的嫦娥图案还会随着月光移动。
“曾奶奶!快看我们在月球种的虚拟韭菜!”曾孙女的全息影像兴奋地展示着,“用粮票链的量子土壤技术,韭菜根上都挂着数字露珠呢!”
爷爷忍不住用筷子去夹虚拟韭菜,结果:
- 筷子穿过影像,
- 却把现实月饼上的芝麻粒碰掉了,
- 掉在桌上排成了粮票链的哈希值序列。
突然,客厅的全息窗户外浮现出一个巨大的数字月亮:
- 上面闪烁着全球各地用粮票链发送的中秋祝福。
- 美国的宇航员发来虚拟奶酪月饼,
- 非洲的小朋友发来会跳舞的数字鼓,
- 最绝的是欧洲团队,他们用粮票链的文化锚定技术,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里的人物都换上了吃月饼的造型。
“妈,您知道吗?”晓芸指着月亮上的一处,“陆明远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粮票链的量子纠缠特性,居然能让思念产生可测量的物理波动!您每年给孙子寄的月饼,其实在寄出时就已经和他的胃产生了量子关联,所以他总能准时饿肚子。”
爷爷听得直咂舌,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昨天用算盘给月亮算了一卦,算出明年中秋咱能在火星吃火锅!”
话音刚落,粮票链系统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传统智慧与量子计算达成共识,火星火锅城项目正式启动,预计 2030 年中秋开业,支持实体锅底与虚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