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的清晨,王奶奶家的智能餐桌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检测到实体油条与虚拟豆浆发生量子纠缠,请立即分离!”
只见爷爷正美滋滋地把一根金黄酥脆的油条伸进全息投影的豆浆里,准备享受一顿“虚实结合”的早餐。
结果,油条尖上立刻挂了一串闪着蓝光的虚拟豆汁,滴答滴答地落在餐桌上,形成了一串诡异的二进制代码油花。
“哎呀!老头子,跟你说了多少次,吃虚拟早餐要戴量子手套!”王奶奶一边嗔怪着,一边从抽屉里掏出一副粉嘟嘟的手套,扔给爷爷。
那手套指尖印着粮票链的最新 LOGO——一个由二进制码组成的传统粮票图案,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 2003年,粮票的“灵魂”依然无处不在。
爷爷嘟囔着戴上手套,心里却想着:“哼,不就是吃点虚拟东西嘛,规矩还不少。”
可当他再次伸手去拿虚拟煎蛋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 煎蛋突然变成了一个三维粮票模型,
- 上面清晰地印着“1965 年量子鸡蛋券”的字样,
- 还闪烁着粮票链的标志性光芒。
“嘿!这玩意儿还会变戏法!”爷爷又好气又好笑。
这就是陆明远团队捣鼓了十几年的成果——粮票链 5.0 量子版。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全球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王奶奶家的冰箱都内置了区块链节点。
- 昨天她买的现实黄瓜刚放进冰箱,系统就自动生成了虚拟黄瓜的数字孪生体。
- 全息屏上还会贴心显示:“此黄瓜区块链溯源显示,曾与 2002年您买的那根老黄瓜有基因关联哦~”
“妈,您知道吗?现在粮票链不光管钱,还能管时间呢!”晓芸端着现实咖啡走过来,她现在已经是陆明远团队的资深研究员了。
她头发里夹着能实时翻译量子代码的智能发卡,看起来科技感十足。
“您上次在元宇宙跳广场舞攒的‘时光粮票’,今天能换两小时现实按摩呢!”晓芸笑着说。
“真的?那我可得好好攒着。”王奶奶眼睛一亮。
爷爷却听得直摇头。
他刚用实体粮票换了虚拟钓鱼竿,正准备体验一把“虚拟垂钓”的乐趣。
结果系统提示:
“检测到 1972 年五市斤面粉票,可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