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看着老爹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或许对抗数字鸿沟的最好办法,不是让老人追上技术,而是像粮票链一样,给新技术穿上“老花镜”——简单、清晰,还带着点旧时光的温度。
这天晚上,王奶奶突然宣布要做一顿“元宇宙大餐”。
她戴上VR眼镜,在虚拟厨房忙活起来:
- 从元宇宙菜园摘来虚拟西红柿,
- 从电子鸡笼捡了虚拟鸡蛋,
- 甚至连酱油都是“元宇宙老字号”生产的数字酱料。
与此同时,爷爷在现实厨房配合,将王奶奶通过粮票链下单的现实食材一一摆好。
“闺女,你瞧好了!”王奶奶对着空气挥舞锅铲,虚拟灶台立刻燃起蓝色的数字火焰,虚拟鸡蛋打入虚拟铁锅时,发出“刺啦”的声响,连油花溅起的弧度都和现实一模一样。
与此同时,晓芸在现实厨房看到,智能厨具正在同步模拟王奶奶的动作,真鸡蛋被打入真铁锅,油花恰到好处地跳起。
“出锅!”王奶奶摘下眼镜,面前的虚拟餐桌上摆满了菜,而现实餐桌上,一模一样的菜肴正散发着热气。
爷爷夹了一筷子虚拟西红柿炒现实鸡蛋,嚼了半天:“嗯……味道是真的,但总觉得这西红柿在嘴里会闪红光,是不是刚才虚拟炒的时候炒糊了?”
晓芸忍不住笑了。
其实这顿晚饭的奇妙之处,不在于虚拟与现实的味道是否相同,而在于:
- 当奶奶的虚拟旗袍袖口蹭过现实餐桌的油渍时,
- 当爷爷的老花镜不小心碰到VR眼镜的镜片时,
那种荒诞又和谐的碰撞,正像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 你可以在虚拟世界种韭菜,但最终要炒进现实的鸡蛋里;
- 你可以用粮票链保存记忆,但最终要让这些记忆温暖现实的生活。
临睡前,王奶奶又点开元宇宙大集,给她的虚拟母鸡买了个带空调的电子鸡窝。
爷爷则在小本本上新增了一条:“6月20日,虚拟母鸡住进空调房,现实中的煤球猫趴在路由器上散热,看来不管虚拟还是现实,都得怕热。”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晓芸看着手机里秦雪梅教授最新的文章,标题是《元宇宙需要一把老花镜》。
她想,或许真正的元宇宙繁荣,不是让所有人都戴上VR眼镜,而是像爷爷的小本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